第182章 :崔履行骂高士宁
    “阿娘~!阿娘~!”

    “爹~!!!”

    “行行好,求求给我们一口饭吃!”

    蓨县内,昔日繁华热闹的街道上,略显萧条,四处都是乞讨的人影,哭泣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辆马车上,伏阿翁看到这一幕,老脸上满是同情之色,毕竟伏阿翁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百姓,清楚百姓的难处。

    “爹,别多想!”

    张氏一眼便看出阿翁不好受,安慰道。

    “是啊爹,眼下我们自顾不暇,爱莫能助!”

    陶氏也在一旁安抚道,随后与伏瑞对视一眼。

    夫妇二人的脸色都有些无奈,这几年黄河以北到处都是贼乱,百姓难以耕种,如今就连蓨县、清河县、渤海等地,都闹灾荒,到处都是饥殍遍野的百姓。

    “粮食来了!”

    “不要抢!都给我排好!!!”

    远处突然有些将士推着一桶桶米水过来,瞬间无数百姓,纷纷争先恐后的涌过去。

    这一幕全都落入伏家人眼里。

    “这窦建德是好人啊!有他在,百姓才有天,才有活路!”

    伏阿翁看到这一幕,有些感慨。

    伏瑞、伏志都点点头,如今整个黄河以北所有郡城,数不清的难民,都靠着窦建德救济,若是没有窦建德,怕是如今河北难民,至少会死十几万人。

    若不是要离开,前往长安,他们也愿意在窦建德的庇护下,生活在这片土地。

    李府门外。

    周氏、鲍氏、卫氏、长孙氏等人,也纷纷收拾好行李。

    对比伏家的两辆马车,李家的马车至少有七八辆,这还是摒弃大部分东西后的行李。

    李少植、李承高、李凌川正在马车旁闲聊,李琼、李姹、李乐、李兆恬、李安静、李安仁等李家子女,也聚集在一起。

    李老与李靖节、李立言已经送来书信,让李家与伏家立即动身前往长安。

    “黎阳,可曾去祭拜刘老?”

    李老夫人看到伏老与伏家人到来,向伏阿翁询问道。

    “祭拜了!也告诉他,厚儿如今在太原,已经是镇北府大将军!”

    阿翁回答道。

    随着李老夫人与伏阿翁的交谈,别说伏瑞、陶氏,就是张氏都红起双眼,鼻尖一酸,差点没忍住流出眼泪。

    当年整个伏家!

    最希望看到子厚领兵为将,建功立业的,便是刘老!

    可如今。

    伏子厚当上大将军,刘老却已经不在人世。

    也不知道子厚得知这件事,该有多伤心!

    前些年那个日复一日教导他武艺,跟在他身旁盼着他当将军的老人,他已经没机会再见一面。

    “母亲!伏叔父!谢氏既然已经送来消息,那我们便动身吧!”

    李少植与伏瑞商议过后,便来到李老夫人与伏阿翁面前。

    如今四处动乱,别说黄河以北,就是粱郡、淮阳、魏郡、汲郡、武阳郡、荥阳郡、东平郡、济阴郡全都是魏公李密的势力,而在诸郡之外,窦建德、朱粲、杨士林、孟海公、徐圆朗、卢祖尚、周法明等等势力,全都向李密示好,共同请求李密称帝。

    没有清河崔氏、陈郡谢氏的帮忙,李家与伏家想要前往长安,还真会凶险万分,甚至洛阳都过不去。

    “姹儿,过来!”

    陶氏看向李姹,对着李姹招手,如今就要动身赶路,这一路上,陶氏可要看紧自己这个漂亮的儿媳。

    望着俏脸白皙貌美的李姹,陶氏即便是常见都有些惊叹,忍不住开心的想到,等自己儿子看到李姹,怕是一时间都不敢相认。

    一年多的变化,李姹如今随着年纪,愈发清甜貌美。

    “婶婶,我也要与婶婶一起坐!”

    李兆恬看着陶氏要与六姐一起,于是眼巴巴走过来。

    “好好好!”

    陶氏笑着点头。

    李兆恬见状,看着兄长李乐以及李安静、李安仁羡慕的眼神,得意的跑向陶氏。

    ………………………………

    几日后。

    河间郡的乐寿城内。

    窦建德正在王琮、宋本正、王伏宝、高士宁、高君雅、范愿、王小胡、曹旦等数十名官员、将领,一同商议着安置难民百姓的事情。

    自从得到河间郡丞王琮的归降,在王琮的帮助下,窦建德彻底在黄河以北的疆域内,稳住根基,不仅各地士族纷纷依附,就是各个郡城内的隋朝官员,也都纷纷归降窦建德。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窦建德麾下的兵马,有三四十万之多。

    片刻后。

    得知崔履行、曹湛回来,窦建德一脸惊喜。

    所有官员、将军也纷纷对视一眼,带着期盼的目光看向走进来的崔履行、曹湛。

    “突厥那里如何?始毕可汗是否愿意交换布绢?”

    窦建德开口问道。

    如今灾荒,窦建德便想着,通过与突厥置换一些粮食,渡过难关。

    “始毕可汗已经同意!”

    崔履行对着窦建德行礼说道。

    “好!履行,我要重赏于你!你要……”

    窦建德激动的站起身,正欲赏赐崔履行、曹湛二人,却发现二人欲言又止,似乎有事。

    不仅仅是窦建德,其他官员、将军也都发现崔履行、曹湛二人的异常。

    “窦公!始毕可汗的确同意置换,可眼下,始毕可汗已经离开突厥营帐!”

    崔履行对着窦建德说道。

    “离开?”

    在窦建德与其他官员、将军疑惑的目光中,崔履行便把突厥打算与刘武周,对付李渊的事情说出来。

    起初,听到崔履行的话,王琮、宋本正、高君雅等人,都没意外。

    突厥人的性格,好不容易看到中原崩坏,自然是希望中原越乱越好,不希望一家独大。

    而突厥人与刘武周一同对付李渊,这也算是变相帮助他们。

    不过。

    当听到后面,伏子厚突袭马邑郡善阳城,众人纷纷一脸吃惊。

    没想到面对突厥十万大军,以及刘武周南下,那伏子厚还敢主动出兵突袭。

    一时间。

    无论是王琮还是宋本正,亦或者高君雅、范愿、王小胡、曹旦等官员、将军,不由得纷纷看向高士宁。

    那伏子厚说起来还是高士宁的外孙女婿,不过众人全都清楚,这高士宁颇为看不起那伏子厚的出身,甚至因为李家将高士宁外孙女李姹,许配给商贾之子出身的伏子厚,而与李家断交,昔日更是高士宁逼迫窦公放弃那伏子厚。

    想到此前传到河间的那些雁门之言。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别说黄河以北的所有读书士人,就是高士宁为窦公拉拢的萧氏、范氏这些郡望之内,一个个族人也都因为这四句而心潮澎湃,向窦公谏言,无论如何必须要拉拢伏子厚。

    众人可都没忘记窦公看到四言时,脸色不断变化的样子,以及后面看向高士宁的眼神!

    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窦建德,望向一个人的眼神内如此愤怒。

    房间内。

    正当众人用古怪的目光,看向高士宁时。

    崔履行却又说出,在善阳城,伏子厚胁迫刘武周的兄长杀始毕可汗长子的事情,一时间,所有官员、将军纷纷吸口凉气,震惊的看向崔履行、曹湛。

    那伏子厚疯了吗?

    得知随后又在晋阳城下,伏子厚又迫使刘武周,将始毕可汗次子也杀掉!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王琮、宋本正也不例外,二人彼此对视一眼。

    杀始毕可汗两个儿子,并且还都是年长之子!

    “哼,果然是竖子,无谋而为,贱商出身,目光短浅!为人,陷北方百姓命悬一线,为臣,坏主之根基!说到底,那竖子乃一祸患,李渊识人无数,却还是为一贱子一时蒙蔽双眼!”

    高士宁听到后面始毕可汗,率领三十万突厥大军,浩浩荡荡的南下报仇时,脸色这才好看一下,顿时冷哼一声,老脸上露出一副了然于胸的神情。

    仿佛早就意料到,那贱商之子出身卑贱,谁用都是祸事。

    当初窦建德不用那贱商之子,是个正确的决定。

    “突厥三十万控弦之士南下,就算有晋阳坚城,怕也难免其他郡城被屠戮!”

    “是啊!突厥大军虽无攻城之利,却可一路南下,此番那李渊,怕是灾祸难躲!”

    “那伏子厚倒是可以躲在晋阳,可长安……”

    高君雅、范愿、王小胡、曹旦等人,与其他官员、将军都纷纷议论起来。

    一方面是所有人都知道,三十万突厥大军南下,如此声势,完全可以一路血洗到长安。

    另一方面,众人也都为窦公庆幸,幸好当初窦公放弃那伏子厚,否则如今惹祸上身的,必然就是窦公。

    想到这里众人也都觉得,当初高士宁让窦建德放弃那伏子厚的决定,并没有错。

    四句话虽揽天下读书人之心,可现实若是面对三十万突厥大军南下,再多人心也抵挡不住突厥人的铁蹄、利刃。

    “李渊初夺长安,为洛阳、陇西所掣肘,如今伏子厚又招惹北方三十万突厥大军南下,怕是李渊此番有覆灭之危!”

    王琮开口分析道。

    然而话音方才落下,王琮与其他官员、将军就看到,曹湛摇了摇头。

    “诸位大人恐怕想不到,那伏子厚并没有躲在晋阳城内,反而……”

    曹湛说到这里,看向一旁崔履行一眼,随后看向窦建德。

    “反而趁着突厥大军南下,亲率两万兵马,北上奔袭突厥营帐!”

    曹湛说道。

    瞬间。

    听到曹湛的话,四周所有人全都瞪大双眼,无论是高君雅、范愿、王小胡、曹旦,还是王琮,全都一脸震惊的神情,不敢想象自己听到的话。

    “这怎么可能!”

    不知是身后一旁那位官员的声音,曹湛曹湛看着窦建德一脸凝重的模样,抬手继续说道。

    “我与崔兄返程时,那伏子厚正率领隋军兵马在突厥营帐内,大肆屠杀突厥老弱,抢夺财物,更是纵兵欺凌突厥女子!这些都是曹湛与崔兄亲眼所见。

    曹湛看着窦建德。

    话音落下,四周便传来声音。

    “这怎么可能?”

    “那伏子厚何来的胆子?他晋阳才有多少兵马?就要与突厥结下死仇!”

    “那伏子厚不要命了?”

    诸多官员、将军此起彼伏的议论声骤然响起,不绝于耳。

    高君雅、范愿、王小胡、曹旦等人听到其他官员、将领的疑惑,都纷纷皱眉起来。

    这件事情对众人的冲击,实在太过庞大。

    一直以来,在所有人心中,北方突厥,便是一个无可匹敌的存在,别说如今他们有三四十万大军,就是隋朝兴盛时期,都不愿与其做对手,都是通过扶持来制衡。

    古往今来。

    胆敢率领大军前往北方,屠杀游牧府邸的将领,寥寥无几。

    而每一个的名字事迹,无一不是流传千古。

    想到他们一直以来都向突厥俯首称臣,在对比伏子厚率领两万大军,就敢北上屠杀突厥族人。

    但就是这份魄力。

    都足以让他们汗颜。

    “那伏子厚如何知晓突厥营帐的位置?”

    高士宁皱眉说道,提出自己的质疑。

    “何况屠杀易,解怨难,那伏子厚杀始毕可汗两子,已经与突厥结下死仇,如今又屠杀突厥营帐,泄一时之愤,图一时之快,怕日后……”

    高士宁后面的话没说完,冷哼一声。

    一直以来高士宁都不愿意承认,那伏子厚是自己的外孙女婿,更不愿意见到窦建德因为放弃那竖子而后悔,哪怕是一个后悔的眼神,高士宁都不希望看到。

    “高大人!”

    崔履行看向高士宁。

    在高士宁板着脸的目光中,崔履行面无表情的看着高士宁。

    “那突厥营地的位置,履行亦不知是突厥部落中,何人给予伏子厚,但履行知道,此番那伏子厚北上,并非仅仅屠戮突厥老弱!”

    崔履行冷着脸说道,看着高士宁这个高氏老东西,崔履行内心便有一股怨气。

    当初要不是高士宁的话,窦建德何愁得不到伏子厚。

    离开突厥部落后,崔履行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在浮现伏子厚亲口所说,当初若是窦公招揽,他必为窦公效力。

    “不是冲着屠戮而去,那是……”

    高士宁正皱着眉头,准备反驳崔履行,然而还没说完,想到什么,老脸上的神情巨变,老迈的双眼内,目光满是震惊。

    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的众人,看到崔履行与高士宁的交谈,都十分疑惑。

    等众人回过神,都反应过来,一个个目瞪口呆、震惊的看向崔履行。

    伏子厚的目的是……

    是……

    是始毕可汗!!!

    “可他们仅仅只有两万人!”

    高士宁不可置信的看向崔履行,不相信崔履行的猜测,在高士宁眼里,突厥内部再如何,那伏子厚也不过就两万兵马。

    两万兵马如何杀始毕可汗?

    “高大人以为,两万屠杀过突厥部落的伍卒,与欺凌劫掠百姓的伍卒一样?”

    崔履行眼神毫不避讳内心的怒气,直勾勾的看着高士宁,随后指着北方。

    “我告诉高大人!那伏子厚,正在用突厥族人的性命,操练那两万将士的血气!吃过肉的狼,他们不会再变回狗了!高大人!!!”

    崔履行说着说着,有些声嘶力竭的看向众人大喊道:“他日,那伏子厚的两万兵马,定将胜过他人之十万、二十万、三十万!!!”

    四周一片安静。

    唯有崔履行的声音不断回荡,而听到伏子厚的话,别说那些领兵的将军,就是一个个官员都意识到,崔履行那些话代表着什么。

    若真如崔履行所说,那伏子厚真的在用突厥人的血、始毕可汗的命,在淬炼那支两万大军。

    如果真让伏子厚做到……

    那么日后,北方怕是真的要出现一支铁血悍军!!!

    那将无可匹敌!

    “窦公!请立即派人去接见伏子厚的族人!”

    王琮脸色有些不安,立即看向窦建德说道。

    窦建德也从失神惊骇中回过神,意识到北方将要发生巨变,连忙看向曹旦。

    “曹旦!快带人去蓨县!”

    窦建德吩咐道。

    看着曹旦反应过来,快步跑着离开,窦建德看着怒视高士宁的崔履行,正准备说话,不曾想,就听到崔履行再次当众开口。

    “高大人可知,在北方,面对履行相邀,那伏将军亲口言之,若是昔日窦公相请,他必相佐,如今,晚矣!”

    窦建德听到崔履行的话,瞬间瞪大眼睛,本就紊乱的呼吸,差点一口气都没缓过来。

    这一刻。

    窦建德看向有些心虚,却依旧冷着脸的高士宁,努力压抑着内心的后悔。

    幸好伏子厚的家人都在蓨县!

    否则!

    高士宁不亲自把伏子厚找回来,窦建德定要亲自活剥了高士宁,把高士宁的老骨头都拿去喂给百姓分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