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翟达先是去另一间教室门口接上了卢薇,在其他人艳羡的目光中,骑车载着“卢天仙”回家。
头上的钛合金小发卡,其特别的诺基亚造型也给这个“高冷”的姑娘增添了一抹俏皮。
“晚饭给我留一份就行,我一会儿有点事儿还得再出去。”
卢薇环抱着翟达的腰,因为翟达穿的比前几日更厚,她的小手也终于有了避风港,可以插进翟达肚子前的卫衣口袋。
只是翟达反复强调不要乱动,痒的很。
骑车将卢薇送回神舟尊邸,而后翟达又拐回了学校,来到工创中心。
与前段时间相比,这里热闹了许多,一楼迎来了这学期第一批金工实习的学生,原本空旷的空间变得拥挤了许多。
不知道三个班还是五个班在里面丁玲桄榔敲锤子做锤子,即便六点多了还留了不少人,勤勤恳恳为国家浪费铁。
比较意外的是他居然看见了陆涛的身影。
建筑系也金工实习?
好吧在哈工大可能并不意外,说不得数学系的卢薇未来也得来敲锤子呢,毕竟是工科立身的院校。
陆涛看到翟达下意识想假装没看见,但紧接着想起了这是自己的社团长大人,勉强给了翟达一个笑容。
倒霉孩子,眉心的创可贴都还没揭掉。
翟达心里冷笑一声,本来还想指导一下你呢,现在慢慢磨去吧。
手上那破锤子一看就是车毁了,像个新能源男友似的。
翟达继续向上,在三楼的CNC加工室中找到了武强。
房间里有四五个人,其中就包括久闻而未见面的武强老婆。
“小翟你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你嫂子,你叫万姐就行。”
“万姐好。”
叫声姐不吃亏,哪怕是心理年龄,人家也比自己大。
“小翟你好,我一直说让武强叫你吃个饭感谢一下,就是最近忙没找到机会。”
翟达笑了笑:“主要开学了比较忙,我也来得少。”
经过一番介绍后,翟达知道了武强老婆叫万春蓉,在哈工大“计算流体力学研究所”中担任研究员。
不要小瞧“研究员”三个字,外行很容易觉得是个基层人员,但实际上已经是正高级职称了,理论上和“教授”平级。
而且“研究员”是科研编制里的最高职称,水很深的,比如院士也是“研究员”,因为前者是荣誉而非编制。
武强老婆年龄四十出头,能成为研究员说明有着相当的水准,尤其是身段样貌也都不差,对比之下武强简直普通的过分了
翟达回忆起武强曾经说过,好像两边父辈就是好兄弟,万春蓉本科没毕业就被他骗到手了
这充分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如果生了女儿,要防死兄弟家的黄毛小子
翟达主动问道:“叫我来,是又要做上次那种叶扇么?”
对他来说其实不算难,当时五轴CNC加工中心已经完成了90%的工作量,只有侧面一个30平方厘米左右的复杂曲面无法完成,翟达只加工了那个部分。
五个废件,成功了三个,回头心里还复盘过一番,如果是同样的东西,他的速度还能更快。
说不定能赶得上回去吃饭。
万春蓉的笑容有些复杂,找人帮忙已经欠人情了,找的还是大一新生,平添几分尴尬。
还连续找两回显得他们一帮成年人平时光吃不干似的
据万春蓉所说,她率领的项目组,是某个大项目的细分外包,主体不在哈工大。
类似“重大项目里不那么重大的部分”。
之前那个工件是她率队亲自设计的,只是在实物制造过程中卡住了,后来在翟达的帮助下成功达标,发过去后参与工程验证,得到了新的反馈:还得改。
万春蓉他们加班加点搞了半个月,设计出了新的零件,然后又在实物制造过程卡住了。
万春蓉的团队在“计算流体力学”领域挺强的,甚至可以说放在全国都有一定实力。
但实物制造过程,一旦超出了CNC的极限,就两眼一抓瞎,四处“摇人”是常态。
哈工大还有其他人能做出来的么,肯定是有的但数量不会太多,甚至如果求爷爷告奶奶都找不到,也可以换设计,或者找更高级的设备。
但终究任何调整都是需要成本的,时间成本、资源成本。
算来算去,还是“找老公的小兄弟”帮个忙最实在。
翟达没问有什么好处,这种事本身就并非以“价值”计,而是以“人情”计,我帮你、你帮我,模糊的有一杆秤,如此而已。
但他确实有些好奇,按理说哈工大的设备不说全国顶尖,但也应该是第一梯队。
万春蓉他们什么项目,一次又一次超出了CNC加工中心的复杂极限。
武强把翟达拉到角落里,小声道:“人多你嫂子不好直说,一次好说两次我家也不是不懂事,回头运作运作,给你保研啊~”
翟达:“我人还没到哈城,就已经被保研了”
“那给你个加入科研项目组的履历,本科阶段还是很吃香的。”
翟达:“我下学期可能就进院士项目组了。”
你一个杂牌项目组反而让我履历含金量降低了怎么办?
武强:
“那”
翟达拍了拍武强肩膀:“嗨,说这些干嘛,回头一起吃个饭。”
说“吃个饭”不是说一顿饭就两清了。
意思是将“公事”记在“私事”的人情账上,先挂账挂着吧。
武强喜笑颜开:“老哥谢谢你了,回头我给你带两瓶‘舍之道’。”
你看,这酒不就回来了么?
同意帮忙后,翟达打开了CNC的控制中枢电脑,在万春蓉的轻声讲解下,理解这个新工件的需求。
有设计者指导,翟达理解的会更全面一些,这次新工件与之前一致,依旧是叶片模样,依旧是叶片侧面一小片未加工。
翟达怀疑压根就是这设备“轴数”不够,这个角度车不明白。
唯一的区别就是表面的连续曲面换了个风格,变得更整体了。
流体力学很多时候都是反直觉的,计算出的模样,和人类想象的模样经常毫不相干,尤其是涉及“湍流”的高速领域,被称为经典物理最后的未解之谜。
人类至今还只能依靠经验、观察、验证来模糊的寻找规律,多少带点玄学。
这也是为什么涉及流体力学的东西,必须一遍一遍的做,一遍一遍的吹,一遍一遍的改,万春蓉他们就是这样的。
翟达又拿起了之前武强他们车出的废件,观察了片刻道:“我无法保证试试看吧。”
万春蓉欣喜道:“那太好了”
翟达左右看了看,这房间里除了一台CNC其他啥也没有,只能道:“我在哪里弄?大部分需要的工具都在一楼,现在是不是不方便?”
武强立刻道:“嗨~,有啥不方便的。”
十几分钟后,一楼金工实习的菜鸟们被驱赶出了一个清净的角落,翟达需要的东西则被武强一一找了过来。
菜鸟们远远看着,多少有些好奇,但也没人过来问,万春蓉团队的人或坐或立,隐隐围成了一个圈。
翟达好奇道:“这玩意真的不涉密?一个叶片类的高精尖工件,很难不让人怀疑属于发动机啥的”
总有种在大庭广众之下密谋的感觉。
万春蓉摇摇头:“它用来干什么这件事不方便说,但它是什么样子确实不算机密,具体的情况比较复杂,况且只是验证,也许过几天又要重新设计”
翟达点点头,不再犹豫,将一旁的笔记本电脑打开,调出里面拷贝出的CAD文件,然后不断翻转工件寻找合适的角度
最后开始干活。
他的手很轻,有时候甚至一道抹过去,没感觉到任何变化。
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用武强搬来的激光仪测定一下
仿佛在制作一个精确的艺术品。
不比艺术品牛逼多了。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翟达渐渐感觉有些不妙起来
许学军说过,手工精工,不怕坑坑洼洼,就怕混圆一体,曲面越连续统一,人类对角度的感知就越容易错乱,这种偏差不是手的问题,而是“脑”的问题。
眼前这个工件,恰巧就是这种情况,看似比之前没那么多细节,实则难度更大。
尤其是精度要求高的情况下,肉眼很难对连续误差保持敏感所以才反复要校准,类似于打射击游戏,每开一枪都得先校准鼠标,校准一次得五分钟一样。
烦得要死!活干的稀碎。
随着翟达表情越来越凝重,万春蓉轻声道:“小翟,也不一定非要今天弄完,这东西你研究研究,可以慢慢来。
翟达沉思片刻,弄还是能弄的,就是效率太低了!
正在思考解决办法突然看到了远处因为时间太晚,准备离开的陆涛。
翟达想了想,招了招手。
陆涛有些犹豫,但还是老老实实走了过来。
武强等人不知道翟达叫这个金工菜鸟来干嘛
翟达略微沉吟,手指搓,一张【小丑扑克】出现在指尖。
几乎抵在陆涛鼻梁前:“仔细看看。”
陆涛:“啊?”
“观察一下,你先照做。”
半晌后,翟达将扑克藏在身后,不到一秒就又拿了出来。
“它弯了么?”
陆涛歪着脑袋,感觉莫名其妙。
然后比划了一个韩国男人最爱的手势。
“弯了一点点”
翟达眼睛一亮,继而自己确认了一下
在他眼睛里,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回忆起之前,陆涛速写时那种流畅的空间感、和系统都承认的天赋,翟达想做个尝试。
“你把那台激光仪搬开,你坐那儿!”
陆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