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琩与窦铭的见面,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两人甚至都没有碰杯酒,喝口茶,从见面到结束,桌子上是啥样还是啥样。
李林甫将这件事交代给李琩,说是让李琩卖窦铭一个人情,其实李林甫所指的这个人情,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情,而是一种交易。
关于恶钱上面的交易,中书门下可以给你一个官,但前提是窦家要在恶钱的事情上做出让步,以及适当的配合。
而窦铭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他做为既得利益阶层,不会见不得国家好,在对国家有利的政策上面,是不会跟政敌发生冲突的。
政治斗争,往往是来自于思想斗争、利益斗争、权力斗争、私人斗争,在对国家有利的政策方面,一般不会斗,斗了就是不爱国,你都不爱国了还有什么资格斗?
而李琩也不会担心窦铭耍赖,这叫政治信誉,你耍赖一次,信誉崩塌,今后谁还会信你呢?
窦铭的要求,是在户部任职,因为他本身就是财税专家,而他想去户部,也是想搞清楚这些年来户部的账在李林甫的管理下,究竟成了什么样子。
换句话说,他想要查账,而他冲着户部去,除了李林甫不乐意之外,几乎所有人都愿意,他们都会觉得窦铭是勇者,要做扳倒李林甫的排头兵。
明知如此,李琩并没有经过李林甫的同意就答应下来了,因为他知道,户部的帐没有问题,李林甫的每一笔开支预算都是来路清楚,人家贪的钱,没有一分来自国库。
小官在挖国库财政的墙角,大官在补墙角。
而户部这样的机构,是很难出缺的。
那么就必须将别人顶替下去,户部几乎都是李林甫的人,换个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位置就是户部司员外郎,以前是王鉷,现在是李林甫的女婿郑平,更早以前就是窦铭。
“十八郎也真敢答应,户部的位置能随便许人?”李岫在家里得到消息之后,担心老爹生李琩的气,故意说:
“阿爷也是,你至少得给十八郎一个范畴,怎么能让他随便点头呢?这下好了,你这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李林甫皱眉看向儿子,道:
“你以为别的职位,窦铭能看的上?老夫就猜到他必然还是盯着户部,他希望来,别人也希望他来,老夫便遂了他们的愿,请君入瓮,将来随便给他们露个破绽,他们都会像狗见了屎一样,一拥而上。”
“这么说,阿爷觉得十八郎答应窦铭的条件,没有什么问题?”李岫问道。
李林甫点了点头:“大的事情上面,窦铭是不敢乱来的,户部的账经得起推敲,让他了解一些也是好事,好让他看看,他的那位恩师,到底给大唐留下了多大的窟窿。”
贤相和奸相,有时候并不是真的看你贤良与否,贤不贤也不是你自己个说了算,有时候看运气。
历史上崔群有这么一句评价:玄宗初得姚崇、宋璟、卢怀慎、苏颋、韩休、张九龄则治,用宇文融、李林甫、杨国忠则乱,故用人得失,所系非轻。
这句话等于是将玄宗一代的宰相,区分出了贤相和奸相,而崔群这句话最精妙之处,就是在最后一句,暗示了问题不在宰相身上,而在李隆基身上。
前期的李隆基励精图治,所以宰相倾力辅佐,以成盛世,后期的基哥沉迷享乐,享用无度,所以宰相们一直在补窟窿。
换句话说,是李隆基造就了天宝无贤相。
李林甫的才华,足以成为贤相,但是李隆基这个时候,需要的不是贤相,是一个能够满足他庞大欲望的同时,还能管理好财政的宰相。
但李林甫不是神仙,所以他比前面任何一个宰相都辛苦。
他当年提出和雇之策的时候,可没说要区别对待,眼下好了,河北人都在埋怨他,以为是李林甫将河北排除出了和雇之外。
“谁能想到,这个杨三娘如今胃口这么大,好在阿爷及时阻止,否则指不定惹出多大事来,”李岫在一旁吐槽道:
“自打阿爷出任中书令,求到儿子头上的人不知凡几,我答应了几个?一双手都能数得过来,有些还全靠人情,一个钱没收,她倒好,一个寡妇跨过中枢举官,圣人也真是真是太纵容她了。”
李林甫长长叹息一声,没有接儿子这句话。
要不是因为他现在就算卸任,将来也是不得好死,他宁可不做这个宰相了。
太难了兢兢业业一心为了朝政,一心为了圣人,却背了一屁股的骂名,搞得是政敌遍地,完全将自己和亲眷置身于险境之中,如果将来不能扶持李琩上位,后果如何,他都不敢想象。
“告诉郑平,让他去太常寺待一段日子,给人家窦铭挪个位置,”李林甫吩咐道。
李岫点了点头:“我会交待他的。”
大唐贵族的女婿,一般不会埋怨老丈人,因为老丈人大多都是真心待他们的,毕竟大唐的贵族女婿出身也都不简单。
郑平,听姓也知道是荥阳郑氏,所以李林甫安排郑平去太常寺,那也是平调,不会贬官。
老丈人帮女婿,在古代是天经地义,后世老丈人不帮女婿,是因为很多女婿出身不太好,而是依靠自己的才华爬到了一定位置,也就是凤凰男了。
但是呢,前面那帮凤凰男干的事情,将后面的这帮凤凰男的路给堵死了。
后面的老丈人学聪明了,必须将女婿的各种地位降在女儿之下,才放心。
于是便造就了,家境不好依靠自己打拼拥有了一定财富地位的优质男青年,很难再娶到家世优越的女孩
元载有一个好老丈人,虽然现在还不是,但马上就是了。
因为元载中了,天宝元年壬午科状元及第,进士科第一名。
历史上,这一年的状元,应该叫王阅,出身太原王氏,但今年有元载,他肯定是不行了,行也不行。
朔方那边打的并不小,朝廷倚仗王忠嗣解决北方边患,在这样的形势下,元载不想中都难。
尤其是咸宜在一次入宫陪她老爹下棋的时候,透露了上元节时候,在自己府上见到的这幕绮丽风光。
生米都被煮成了熟饭,李隆基本来只是给元载一个道举的保底,一听到还有这种事,直接给主考官严挺之打了招呼,元载必须中,否则万一哪天王韫秀挺着个大肚子出现,王忠嗣都可以去撞死了。
虽然最后定状元的是李隆基本人,但他还是希望下面人能够推荐元载。
在各方面条件都成熟之下,元载高中也就顺理成章了,虽然有不服的,但不服你也没办法,大唐的考卷内容不会对外公布,就算元载答的不好,你也不知道啊。
但是呢,元载自己认为,他是凭实力考中的,凤凰男的本质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
没有你老丈人,你能行吗?
张榜之日,是在四月末,而五月初一,是及第者们的游彩。
其实就是从朱雀大街最南的明德门,走到最北的皇城朱雀门,意味着你从一个士子,正式成为了大唐的官员。
在编制如此紧张的一个时代,这样的游行无疑是非常装逼耀眼的,尤其是走在前面的进士。
今年中举进士共二十三人,这是朝廷优先要安排的,至于多久安排,那就还得靠自己的本事了。
元载在这方面倒是很清醒,心知自己会做什么官,什么时候做官,得靠王韫秀的爹。
所有科目及第者,今年共有三百三十一人,浩浩荡荡的从明德门进城,接受着百姓们的祝贺。
所谓游彩,这个彩字才是关键,彩就是彩头,奖励的意思。
长安有各大藩镇的进奏院,进奏院是会从考中的士子们当中挑选需要的人才进入藩镇任职的,而皇城有些衙门有空缺的话,也会在游彩的时候,当众将那名士子召入衙门,甚至会出现好几个衙门当众争抢一个人的局面。
一开始这样的习俗,表演成分居多,就是做给那些没中的士子看,让他们认为,只要考中,好处是实打实的。
这是给人信心,也是画饼,寒门士子大部分由于消息闭塞,压根就不知道大唐没有职事的守选官员,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他们还以为,只要考中,很快就能得到安排。
豪门贵族的子弟,很多又不用参加科举,参加的也不会告诉你名额非常紧张,因为他担心你去抢。
闷头驴偷吃料嘛。
今天的游彩,元载很不开心,因为在经过安义、保宁两坊时,街道两边派来的捉郎官,很多都将橄榄枝抛给了同一个人。
李泌。
他中的是道举,老子中的是进士,他凭什么跟我比?
有时候看一个人不爽,就是这么来的。
“宗正寺崇玄署,府一人,虚位以待,请赵郡李长源停步一观。”
经过开明坊的时候,又一道声音响起。
元载下意识的便回头看,他觉得,李泌去这个部门,那是绝对的对口了,可以说也是道举起步的最好岗位。
崇玄署啊,管理天下道家事宜,太适合你了。
但是李泌呢,只是微微一笑,朝着崇玄署官员方向躬身揖手,道:
“长源受宠若惊,海涵海涵。”
这便等于是拒绝了,是的,他们完全可以拒绝,因为游彩是让他们挑选岗位。
除了各大衙门来选人,也有不少贵族少女来选婿,榜下捉婿嘛。
而她们就要含蓄一些了,会在一张花笺纸上面写下自己的出身来历联系方式,封在一个信封里,塞入看中眼的士子手里,等着以后联系。
这类少女,大多属于家族旁系,或是庶女,普遍地位不高。
地位高的早就被人选走了,哪会便宜这帮考生。
而李泌收到的花笺信也是最多的,这让元载气的快吐血了,老子才是今年最风光的,怎么风头全被你给抢走了?
陆陆续续的,相继有二十三名士子被各个衙门选走,其中单是明算一科,就被要走六个。
这一科也是最好就业的,因为是技术工种,属于数学、天文学、历法学专业人才,比较稀缺,但没有升迁途径。
再有就是明法科,基本就是司法人才,这一科每年的就业环境,主要是看吏部对大考和小考的重视程度,如果要严查官员纪律,那么就多招人,不严查,就少招人。
次要看户部对天下户口田亩清查的力度,以及租赋催缴。
学的是法律,却是为吏部和户部效力。
而这一门学科当下的就业环境还是不错的,因为卢奂要狠办一批官员,李林甫要清缴往年的逃税情况。
做为今年的头名进士,元载暂时还没有被任何一个衙门喊出名字。
不过他还抱有希望,因为越牛逼的部门,越是在后面。
李泌不去崇玄署,那是因为后面有更牛逼的岗位。
卢奂今年想尽办法,从三省六部要了七个岗位,两个八品,一个九品,比去年多了一倍。
别看人家给出的岗位官阶非常低,但是我们要知道,三省六部才是皇朝核心,你在别的部门干一辈子见到的贵人,都不如在这些衙门干一天见得多。
见的贵人多了,就会有机会,比如崔圆。
李琩曾经拜托卢奂,将李泌安排给他,卢奂当时就很为难,他不是不想帮忙,而是帮不了。
因为李泌太出名了,必然会在游彩的时候,被各方争抢,而人家会中意哪个,谁也不知道啊。
考中的士子,也就是今天最风光,这是一场秀,过了今天就得夹着尾巴做人。
“太子内坊,书令史,空位以待,请长源小友细加斟酌,”东宫这边,今天出面的,是太子右庶子高仲舒。
其实大家都知道,东宫的缺最多,但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去,因为太心酸了,除了领俸禄,无事可做,压根就见不到太子。
但是这个书令史不一样,虽然都没有品级,但却要在少阳院上班,也就是说,可以接近太子,掌管太子符宝,佐理文书案牍,相当于是个秘书。
我们要知道,给领导当秘书,是相当有前途的。
元载目瞪口呆,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可以一步登天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