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节俭
    第二天早上八点四十,电影协会会议厅。

    王有仁带着组员走进会议室,看了眼已经坐的七七八八的座位,眉头一挑。

    好家伙,今天人到的还是挺齐的,就连楼下影院的经理都带着员工上来开会了,虽然大早上的电影场次安排的不多,但这种连影院员工都上来开会的情况,往日里可不多见。

    按照座位上的名牌,王有仁找到靠后第七排属于他的位置坐下。

    面前的小桌板上,放着两瓶矿泉水,还有一个小托盘,托盘里放着一大把花花绿绿的零食。

    另外还有一份打印好的文件。

    暖气还没来,会议室里窗户关的严严实实的,这么多人在场,也有了点热乎气

    十来分钟过后,随着整个电影协会全体办公人员到齐,张秦川这位会长,最后一个出场。

    眼看着张秦川走进会议室,呼啦啦

    所有在座的员工全都站起身

    “坐吧。”

    张秦川走到台上,看着下面的所有人,这一百多号人,就是在电影协会这边办公的所有工作人员了,这里面一大半的人员,都没编制,属于‘临时工’。

    就连他身边的这些领导,特别是那些副会长、理事之类的,大部分也没编制。

    反正这个组合,在这么多单位中,都属于比较奇葩和特殊化的了

    招呼所有人坐下。

    张秦川先把他昨天写好的会议提要拿出来,又翻了下旁边每人都发了一份的文件。

    昨天他去上级单位开会,主要说的就是手上的这份文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年乱象频升,前天,上面正式下发了这份《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听文件名字,好像事儿不大。

    但在国内这种环境下,一直以来的传统就是,事儿越大,字越少。

    这次的文件也是一样,简单来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节俭令。

    随着这份文件的下发,相关的一些调查、安排等等,搞得人心惶惶的。

    就连张秦川这个一直以来都‘严于律己’的人,昨天也在会议上,被领导当典型批评了一顿。

    但嘴上批评,实际上碍于电影协会和张秦川的情况,也仅仅只是停留在嘴上批评,实际上的处罚一点没有

    “咳我讲一下,昨天看过晚间新闻的,估计都知道了,上级下发这个条例,这两天上级单位也组织开会学习了新条例,咱们单位今天也说一说条例的事儿。”

    张秦川拿着文件,一条条讲。

    首先,条例针对的单位,这就不用说了,所有公家单位、国企等等全部在管制范围之内,电影协会当然不例外

    节俭令,主要就是针对节俭这方面的。

    条例上先是追忆往昔,谈了谈以往的艰苦作风,再对比现在当下的铺张浪费、出国成风等现象,做出一些针对性布置。

    比如办公,这个就不说了,电影协会就这么点人,再浪费,也浪费不了多少,随着今年年初张秦川的安排,协会在这一块也没啥好整改的,反而因为条例的建议,协会需要增加一些办公预算。

    比如条例建议以后的办公无纸化,尽量电子化、快捷化,从而达到节约纸张,节约时间的目的。

    而电影协会这边,以往的老会长都七十多了,你让他用电脑,他打字都打不明白,还用个什么电脑?

    再加上剧本之类的,平时都是以文件形式拿过来,这东西放在电脑上,上点年纪的人都不会玩。

    而如今随着这一届以张秦川为首的领导班子上线,协会领导层平均年龄大幅下降,因为这次的建议,反而要改一改以往的办公模式,主动往电子化办公过渡

    张秦川说话的时候,台上坐在他左右两侧的其他领导中,有几个人面色复杂的频频看向张秦川。

    节俭令这东西,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但影响目前只局限于公家单位和领导层。

    因为这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点用都没有。

    而很多人都想起来,去年也就是张秦川还没当上会长之前,那时候他在选举会议上就提出,要限制一些一线明星片酬不合理的提议。

    这东西理论上来说,也算是节俭和减少市场乱象的一种。

    而这个时间是什么时候?!

    将近一年前!

    提前一年,就能猜出来上面要有所动作,思想跟政策符合。

    这是什么概念?!

    而且这个人还是领导。

    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就很吓人了!

    别管他是蒙的,还是有关系提前听到了什么风声。

    就这件事和这个提前量,这就值得说道了。

    作为一个领导来说,能提前这么长获悉上面的风向,这就是很大的本事了。

    哪怕是别人告诉他的,什么样的人能提前这么早知道消息?

    这一点都不比前一种情况简单。

    对于几个一直以来,对于张秦川这个所谓的‘小年轻’担任会长都有些不服的老派人来说,就这一件事,已经打破了他们很多幻想了。

    如今这货已经‘实习’将近一年了,协会里发展一切稳定,而且还在稳定的前提下,增加了很多东西。

    这对于一个会长来说,已经很合格了。

    打又打不过,挣扎又是徒劳的。

    眼下这种情况,对他们来说,除了好好合作外,好像也没别的办法了

    一个早会,从九点开到中午十二点多,张秦川就像个老师似的,在台上把关于节俭令的所有条例,带着电影协会所有员工解读了一遍。

    这些条例里,对于电影协会这边影响倒不是特别大,讲一讲,心里有个印象就得了

    下午三点,会长办公室内。

    张秦川桌子上铺开了好几份文件,只见张秦川皱着眉头左看看,右看看。

    这些都是这段时间协会这边积攒下需要他审批的文件。

    因为他常年在长安办公,燕京这边根本做不到天天过来上班,所以除非是一些特别重要、急着用的文件,其他的都是积攒到一定的程度,张秦川才会过来一趟,待几天把所有事办完。

    这几天是过来开会,顺便把这些文件都看完。

    一边看,张秦川的思绪慢慢出神。

    这次的节俭令,让他有了点不一样的想法。

    因为他是从国外回来的,再加上思维跟国内这边有时候有点不太一样。

    就比如这个节俭令,要是别的领导看到这种东西,可能会有所收敛,发现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张秦川不一样。

    电影协会碍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明星多,露脸的机会多。

    像是这些娱乐项目,不可能规避节俭令上的所有要求。

    就比如上面不让做过多的、无用的出国考察,或者说铺张浪费、奢侈行为等。

    这种事放在娱乐行业,比如拍个车祸的镜头,要说这玩意儿理论上用特写也能解决,但国内的特写技术水平、制作时间,镜头真实性,这些因素综合考虑之下,可能不如实拍来的真实和节省。

    但如果换在普通人看来,这就是铺张浪费。

    为了一个镜头,几辆好好的车,可能还是价值不菲的车,哐嘡一下就撞报废了,这是不是浪费?

    虽然有行业的特殊性存在,但一些风言风语,如果时间不好,正好赶上了,传出去也不好。

    再加上国内的这些明星,时不时就蹦出几个暴发户,人一火、一有钱,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做出一些拉仇恨、招摇过市的行为。

    这种东西,看似跟他张秦川这个电影协会的会长没啥关系。

    但眼下,随着节俭令下发,大家都是寒蝉若禁,自检错误的时候,要是这些明星冒出来,这是不是拉仇恨?

    他们如果出了问题,那这些眼下正小心翼翼的其他领导和部门,他们可能不会在明面上对这些明星怎么办,但张秦川这个电影协会的会长,一个御下不严的帽子肯定是要被戴在头上的。

    一直以来,张秦川都不喜欢被动,他喜欢主动出击,喜欢把危险扼杀在萌芽里。

    他从来都不指望这些明星都老老实实的不犯错。

    娱乐圈要是每天都平平淡淡的,那就不叫娱乐圈了。

    所以既然眼下大环境有了,又知道这些明星大概率可能会闹幺蛾子,张秦川就想主动出击,反正年初都定下了思路。

    以高压政策,借助这次节俭令的机会,先找几个剧组或者明星开刀,既整顿了行业风气,也顺应了政策,更能给他张秦川这个刚刚度过‘实习’期的新会长立威。

    简直是一举三得!

    “叩叩。”

    “进来!”

    听到敲门声,张秦川收起桌上被他摆的乱糟糟的文件,应和了一声

    王有仁推开会长办公室的大门,进门第一眼就看到了在那忙碌的张秦川,微微弯着腰,一副狗腿子的神色走到办公桌前。

    “会长您找我?”

    “哼哼带你们坐飞机,你拍个视频发网上,可给我带来不少麻烦。”

    张秦川眼睛扫了眼王有仁,要不是这小子私自发视频,他坐私人飞机往返长安和燕京的事儿,也不会这么快被领导知道

    “!!!”

    王有仁想了想早上开会说的节俭令,再结合着张秦川嘴里的话,脑门上的汗瞬间就下来了。

    你说巧不巧,这才拍完视频多久啊,他就是没坐过私人飞机,偶尔蹭了一次会长的私人飞机拍个视频记录一下美好生活。

    这就给会长添麻烦了?!

    要是因为这事儿,自己眼下这工作丢了,那多冤枉啊?!

    他还不想走呢,他现在太喜欢在电影协会工作了,同事有意思,出去检查也有意思,偶尔还挺听到一些圈子里的大瓜,这种活别说工资少了,就是让他倒给协会工资,他都能自费上班!

    “会长”

    王有仁腰弯的更低了,想解释,又不知道说什么好。

    “嗯”

    张秦川站起身,走到旁边会客区的沙发边,示意王有仁坐下说

    “发了就发了,我的情况特殊,问题已经解决了,知道我今天为什么叫你过来嘛?”

    “”

    王有仁小心翼翼的坐在旁边的沙发上,摇摇头。

    “你们这几个月,去下面的剧组督察,给我讲讲下面剧组的情况。”

    张秦川翘起二郎腿,也没泡茶,直接拿出烟盒,给王有仁丢了一根,他自己也点上一根,准备听听下面的人平时的工作情况

    从年初开始,行风建设与维权处被张秦川增加了几个检查小组,这些人平时负责去下面的剧组抽查,是不是遵守了张秦川年初下发的行业指导意见,也就是那个明星片酬不得超过项目总预算的20%。

    这活儿,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张秦川一直没问过。

    主要是国内的大制作还是少,每年也就那么十来部顶天了,抽查来抽查去的也就那几部,真有问题的,像是赵姐那种,早就直接跟张秦川亲自联系了,不会等到让检查小组的人发现问题

    听到张秦川问起这个,王有仁想了想,领导既然叫他来了,肯定不想听那些表面上的客套话,如今他本身就给张秦川惹事了,要是再说不出一些有用的情况,那他这工作估计得黄。

    想到这儿,王有仁脸上的表情一变,惨兮兮道:“会长,你是不知道哇”

    听着王有仁的描述,张秦川本来还没事表情的,但听着听着,张秦川脸上的表情也古怪起来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随着东方厂越来越出名,很多外面的大小剧组,不敢学的对不对,学没学到点子上,反正很多剧组都模仿着东方厂的模式开始学习了。

    比如包场住宿,比如一起吃大锅饭等等。

    这一招,不仅能压低预算解约经费,对安全保障也有好处。

    而他们检查小组下去检查,很多情况下,面对剧组的人,他们这四个人面对人家剧组动不动上百人的阵容。

    这该怎么检查?

    难道让人家直接拿出账本让他们看?

    开玩笑,哪个剧组会直接让他们看?

    所以这么多次检查下来,王有仁他们这些工作小组的检查工作极其不顺利,属于人家剧组给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

    而他们真正想看、或者想了解的,抱歉人家不给看,他们也强闯不了。

    这就有点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