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江风 髮丝与下一个八年
    第207章 江风 髮丝与下一个八年

    姜在勛心满意足地在地下停车场內低速绕了几圈。力量感透过坐垫传导上来,操控的精准反馈让他兴奋。

    但很快。

    这方寸之地便显得过於侷促了。

    油门稍稍深踩便需收住,实在不过癮。

    车轮剎停在林允儿面前。

    姜在勛长腿一支,掀开头盔面罩:

    “上来,带你兜一圈。”

    林允儿立刻摇头,身体本能地后仰了小半步:

    “不要。”

    近距离感受到那机械怪兽的咆哮和疾速衝刺的压迫感,那份震撼远不止是视觉上的。

    “害怕?”

    姜在勛眉梢上挑:“那你当初为什么问我看没看过《罗马假日》?”

    “嗯?”

    林允儿一怔。

    显然没想起这个梗。

    姜在勛不紧不慢地提醒道:

    “就是两年前我过生日的时候,你特意问我看没看过《罗马假日》。这句话的潜台词,难道不是说你想体验一场像安妮公主那样的——自由、浪漫、甚至有点危险的摩托车兜风吗?”

    记忆的碎片被拼凑完整。

    林允儿抬手捂著嘴,笑得肩膀轻颤,隨后坦诚地澄清道:

    “我当时的潜台词只是想跟你体验一场『罗马假日』式的一日情侣啦~笨蛋,哪里是想飆车!”

    姜在勛故作懊恼地拍了下自己的头盔顶:

    “嘖!可惜了!只怪我当时没听懂这层意思!”

    林允儿眸子里带著盈盈笑意,追问道:

    “那如果听懂了……当时的你会答应吗?”

    姜在勛露出几分认真思索的神情,几秒后却乾脆地摇了摇头:

    “不会。”

    “为什么?”

    “怕被你玩弄感情。”

    话音未落,林允儿的小粉拳已捶在他肩甲上。

    “呸!”

    姜在勛趁机抓住她的小手在掌中摩挲:

    “保证时速绝对不超过 60迈!我发誓。”

    在他软磨硬泡之下,林允儿终究拗不过。

    那份纵容和对他安全的信任感占了上风,她无奈地嘆了口气,带著“捨命陪君子”的悲壮感,小心翼翼地跨上了后座。

    嗡——!!!

    引擎再次怒吼。

    这一次声浪衝出了地下车库的束缚,在都市的街道上炸开。

    行人的注目礼和超高的回头率无法避免,但全包裹头盔和夜幕的掩护,將他们的真实身份牢牢锁住。

    林允儿紧紧环住他的腰。心臟在胸腔里砰砰直跳,一时分不清是害怕还是刺激。

    机车稳稳驶上汉江大桥。

    城市灯火在江面投下璀璨的倒影。晚风带著江水的微凉气息,终於衝散了引擎的燥热和紧绷的神经。

    姜在勛將摩托车停在了汉江大桥一端人烟相对稀少的区域。

    江水在脚下安静流淌,城市的繁华喧囂仿佛被隔绝在对岸。

    林允儿摘下头盔,扶著栏杆望向江面,忽然低笑起来。

    “笑什么?”

    姜在勛学她倚著栏杆。

    林允儿指向桥尾暗处:

    “那里。八年前出道前夜,泰妍欧尼扒著栏杆喊——”

    她学著那个清亮又孤注一掷的声音:

    “我一定会做到的!”

    姜在勛望著她手指的方向:

    “她做到了。”

    “是啊。”

    林允儿的声音里情绪很复杂。

    有感慨,有不易,当然也有自豪。

    八年。

    长到足够让练习室的镜子照出眼角细纹,短得又像昨天才在出道曲里跳错拍子。

    江风卷著林允儿的髮丝扑在姜在勛颈侧。

    他自然而然地伸出手,將那几缕调皮的髮丝別到她的耳后。月光揉碎在他眼底,映出平时少有的深情:

    “上一个八年你是少女时代的允儿。”

    声音被风揉碎了餵进她耳朵:

    “下一个八年做你自己的林允儿。”

    “也做我的。”

    这句话太过直白,太过动情。

    林允儿侧过脸。

    汉江两岸的霓虹落进她眼底。

    波光流转,复杂难辨。

    惊讶、动容,或许还有更深的情绪在暗涌。

    空气中的氧气仿佛被抽走,只剩下彼此交织的呼吸和眼中浓得化不开的情愫,唇与唇的距离在毫米级缩减——

    旖旎的氛围突然被捏住他脸颊的手打破。

    “老实交代!”

    林允儿眯起眼,指尖威胁性地拧了半圈:

    “最近是不是又跟朴炯植混在一起玩了?撩妹话术学了个十足十!”

    这次姜在勛没甩锅。

    “肺腑之言。”

    他捉住林允儿行凶的小手按在自己心口:“听见没?全是真心跳出来的。”

    “嘁。”

    林允儿显然没全信。

    但那微扬的嘴角和重新软化的眼神,泄露了她被取悦的事实。

    不管信不信,她最终往前凑了一寸。

    柔软的唇贴上了他的唇。

    像是对那半真半假的甜言蜜语的一个奖赏,也像是將刚才被打断的旖旎画上一个柔软的句號。

    “走吧。”

    吻罢,林允儿动作瀟洒地把手里一直拿著的头盔扣到了自己头上。

    姜在勛也迅速回过神来,同样扣上头盔:

    “去哪?”

    “去看看房子吧。”

    “好。”

    引擎轰鸣著撕开夜幕,载著两人冲向jb区的街巷。后视镜里,汉江大桥的拉索如同竖琴琴弦,渐渐隱没在都市的光污染中。

    ……

    施工中的全租房楼道还飘著木屑的味道。

    大门外。

    一个简陋的、钉在墙上的小塑料箱子里面躺著备用钥匙——为方便施工人员隨时进出而放置。

    推开门。

    月光从没装窗帘的落地窗泼进来。

    姜在勛摸索著找到了墙壁上的开关,啪嗒几声,屋內的节能灯管次第亮起。驱散了黑暗,也照亮了这个正在进行时的空间。

    墙面刷好了整洁的白色底漆,天板简洁的吊顶龙骨架起了雏形。水电管线已规整地埋入墙壁或地面之下,留下清晰的走向印记。

    一个“毛坯初装”的过渡阶段。

    距离最终的呈现还需时日,但基本的空间构架已清晰可见。

    林允儿的细高跟踩过防尘布,弯腰检查瓷砖接缝,指尖抹过窗台找平层,连吊顶龙骨都要踮脚確认。

    此刻的她不像舞台上的完美偶像,倒像个精明的……包租婆。

    “这里要加隔音。”

    她突然指向主臥墙面:“不然……”

    意有所指地瞥了眼与隔壁相连的薄墙。

    姜在勛正倚著未安装的橱柜看她。灯光描摹著她弯腰时后背绷出的漂亮弧线,他突然觉得这趟“验收”来得太值了。

    林允儿转身时,发现某人根本没在听施工建议。

    她挑眉,高跟鞋尖不轻不重地踢了下他小腿:

    “姜社长?”

    “验收意见听进去了吗?”

    姜在勛顺势將人抵在刚验收合格的承重墙上。防尘布在挣扎中簌簌滑落,扬起细小的灰尘在月光里飞舞。

    “正在身体力行地……”

    膝盖顶进她裙摆间。

    “確认隔音需求……”

    未尽的言语化作无声的喘息。

    最终。

    是现实拉了韁绳。

    毕竟这里仍是半成品工地,空气里瀰漫著生石灰和木屑混合的味道。两人整理了下稍显凌乱的衣著,决定离开这片月光浸染的、充满诱惑的未完成之境。

    接下来是例行的项目巡查。

    他们又陆续查看了其他的几处房產。

    进度参差不齐。

    芦原区的老屋刚剷除发霉的壁纸,空气里浮动著除醛剂的化学气味。道峰区的公寓铺好了地暖管,黑色管线在水泥地上蜿蜒如蛇。

    最慢的一处连瓦工都没进场,墙面裸露著灰色的水泥,地面上还堆著沙子和砖块。

    姜在勛默默在心里计算著时间,眉头不自觉地轻蹙起来。

    项目启动是在七月流火的盛夏,如今已是九月的微凉时节。

    两个月了。

    即便是这些进度最快的房子在完成整体翻新后,紧跟著还需要找专业的评估机构核定价值才能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之后还要发布招租信息,筛选租客,签订合同,最快也得耗上一个月。

    一套房子的完整周转周期长达近四个月之久。

    一年有多少个四个月?

    满打满算,最多完成三轮这样的“收购→翻新→估值抵押→收租→再收购”的循环滚雪球。

    那最终的盈利呢?

    最理想化的状態下,剔除了所有运营成本、利息支出、税费等,大概能有……三亿韩元左右。

    老实说。

    这个回报率其实相当可观。

    20亿韩元的启动资金,一年获取3亿净利润,放在任何理性投资者面前都是一份漂亮的答卷。

    问题在於起点太低了。

    本金二十亿对普通人而言是天文数字,但在那个姜在勛想要躋身的世界里却太少了。这点“不多”的收益,离他心中的目標还隔著汉江那么宽的鸿沟。

    因此。

    一个想法在姜在勛脑中飞速成形,並且越来越清晰——既然当前的滚雪球速度太慢,为什么不换一套转速更高的轮子?

    “允儿……或许我们可以调整下操作模式?”

    林允儿闻言扭头,示意他继续。

    “受限於本金积累,这样周转太慢。”

    “如果用 30%的首付直接购房呢?拿到房子,立刻找租客。然后用第一套房子的押金產生的现金流作为槓桿,去撬动第二、三套房的首付。再租出去……滚雪球的效率和槓桿倍数,比我们现在快得多!”

    简单来说就是將资金翻新的“深度”转变为购入房產数量的“广度”。

    不追求单套的高溢价抵押套现,而是靠购入更多房產的数量级和持续押金来撬动资產规模,同时享受可能的房价整体上涨红利。

    “不行。”

    林允儿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否定了。

    “为什么?”

    “这方案听著很美,槓桿效应诱人,但完全是空中阁楼。”

    她伸出白皙的手指,一根根屈起:

    “一、房价涨不动了,甚至微跌。银行估值下调,贷款额度不足,新收购的连环首付就断了链条。”

    “二、贷款利率只要上调。每套房的月供压力陡增,脆弱的租金覆盖瞬间失衡,资金链立刻断裂。”

    “三、中间有任何一套房子短期或长期找不到租客。现金流一断,所有链条上的房子都会跟著崩塌。”

    这个泡沫一旦破了的后果是什么?

    是法拍,是巨额负债。

    这让掛在合同上的法人代表怎么办?

    林允儿不可能拿她亲姐的身家和信用去赌这种高风险高槓桿的游戏。

    况且。

    虽然他们目前是藉助了当前房价和利率的红利窗口,但核心是手里牢牢握著经过改造的优质不动產。

    即使整个市场风向突变,最坏的结果不过是被迫暂时停止扩张,甚至某个项目微亏出手。

    但这亏本。

    顶多损失掉某个项目的部分装修成本或者短期利息成本,是有能力承受的损失范围,不会伤筋动骨,更不会波及他人。

    林允儿家境优渥,自身收入更是惊人。

    她早已过了需要孤注一掷去博取原始积累的阶段。

    她投资哲学的核心是稳健增值。

    当然……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

    ——林允儿绝不想看到姜在勛凭藉过於激进、可能失控的资本槓桿操作,在短时间內获得远超其演艺事业酬劳的財富增值速度。

    金钱的力量会扭曲关係的平衡。

    稳中求富。

    不仅仅是投资的策略。

    更是她维繫某种微妙主动权的……现实选择。

    姜在勛没有再坚持。

    拋开夹杂在两人之间的情感牵绊,仅从现实层面的合作来看,他也无法绕过林允儿独断专行地推行那套高槓桿策略。

    妥协的滋味不算好受。

    但林允儿贴过来的唇瓣柔软温热,带著桃子味的甜香,瞬间衝散了那点经济蓝图破碎的涩意。

    既是安抚。

    也是对他识时务的奖励。

    “走吧。”

    她拉著他的手臂:“都过十二点了,回家给宝贝过生日~”

    “宝贝是在说我?”

    姜在勛明知故问。

    林允儿眼波横过来,睫毛扇起的风都带著鉤子:

    “不然是门口那颗发財树?”

    “嘿嘿。”

    傻笑声从姜在勛胸腔里滚出来。

    林允儿看著他这副瞬间被顺毛的大型犬模样,忽然心软得一塌糊涂。这男人在名利场摸爬滚打多年,骨子里竟还留著如此轻易被取悦的单纯。

    一句“宝贝”就能让他眼底亮起星光,若喊声更亲密的称谓——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她掐灭。

    有些界限,现在跨过去还太早。

    ……

    窗帘缝隙强行挤进一线苍白的天光。

    姜在勛手臂无意识地往旁边一捞。

    床褥触手冰凉。

    身旁空空如也。

    只有枕头上散落著几根细长的黑色髮丝,还有縈绕不散的蜜桃甜香。

    禁慾令?

    生日特权罢了。

    林允儿踩著高跟鞋奔赴打歌舞台时,腰肢怕是还残留著他昨夜失控的指痕。这纵容的代价,此刻正化作她化妆间里冰敷袋压著的淡淡青影,以及身体每个关节深处泛起的隱秘酸软。

    趁著清晨精力旺盛。

    姜在勛做了几组徒手健身训练。

    伏地挺身的起伏牵动著背肌,汗珠带著体温砸落在地板上。

    三猫蹲在猫爬架顶端,琉璃般的瞳孔隨著他不断重复的起伏身影缓缓移动,尾巴尖无意义地轻轻拍打著支架,发出微不可闻的声响。

    ……

    手机上的待办事项闹钟响起。

    姜在勛出门前往今天的第一项行程——lg家电的秋季新品展销会。

    活动流程顺畅。

    作为品牌代言人,配合宣传、讲解產品优势是他的分內事。

    握手、微笑、与產品合影、回答主持人的提问……一切按部就班。

    只是在展台活动的尾声。

    品牌方负责人面带笑容地送来了一个包装精美的“惊喜”——一款最新型號的对开门智能冰箱。

    “姜在勛xi,生日快乐!这是我们品牌特意为您准备的生日贺礼。”

    姜在勛脸上立刻扬起受宠若惊的笑容。

    他当然不会客气。

    资本的羊毛不薅白不薅。

    签收单上的地址被姜在勛写得行云流水——龙山区西冰库洞-江畔云棲-b1-2001號。李圣经会喜欢这个礼物的,虽然她大概率会嘴硬说“占地方“。

    上午活动处理完毕。

    距离下午的凯狮啤酒啤酒节站台活动还有几个小时空隙。

    姜在勛心思转了转。

    方向盘一打,直接驱车前往黄政民那处他无比熟悉的住所。

    熟门熟路,他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径直走向客厅旁边那个藏著不少好东西的房间。目標明確地自行“选购”了两瓶包装朴素但品质绝对经得起推敲的上乘佳酿。

    黄在宇扒著门框探头:

    “阿爸说偷酒要打断腿……”

    “这怎么能叫偷?这叫合理继承师门遗產。”

    姜在勛面不改色,顺手揉乱了小孩的头髮,还不忘画饼:“等你小子长大点,教你喝。”

    说完。

    便毫不客气地將两瓶好酒揣进隨身的背包里。

    怀揣著“战利品”,姜在勛马不停蹄地赶赴下一个场子——

    凯狮啤酒在新村举办的第一届啤酒节活动现场。

    新村的这条主路已被临时封禁几小时。

    两侧搭起连绵的白色遮阳棚和大排档摊位,凯狮啤酒 logo隨处可见。

    人声鼎沸。

    喧譁声浪几乎要掀翻头顶的天棚。

    举著硕大啤酒杯的人群摩肩接踵,脸上洋溢著节日的鬆弛与微醺的红晕。音乐震耳欲聋地播放著当红组合的热曲,为这街头的狂欢增添几分活力。

    场外更是另一番景象。

    警戒线外。

    乌压压的人群早已將外围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无数双眼睛热切地望向活动区域深处,几乎全是年轻的面孔,尤以年轻女性为多。

    她们手持应援横幅和手机,焦急又兴奋地踮著脚尖张望。等待的时间拉长了每一秒,但热切丝毫不减——

    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个今天即將登台的中心人物。

    当那个挺拔的身影终於出现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时——

    哗!!!

    积蓄已久的能量瞬间爆发,堪比巨浪拍岸的尖叫声轰然炸响,几乎盖过了现场所有音响效果!

    无数手臂高高举起。

    手机屏幕亮成一片晃动的星海,应援横幅被挥舞得猎猎作响。

    儘管姜在勛早已习惯了闪光灯和注视。

    但此刻扑面而来的纯粹、狂热的人气热浪,依然让他感到片刻的窒息。

    隨即是职业性的笑容在脸上绽放。

    聚光灯下。

    他拿起话筒,简短的问候引爆了又一轮尖叫。接著,他笑容爽朗地拿起托盘上刚倒满的生啤杯,向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高高举起:

    “感谢大家的热情!为了凉爽的九月,为了凯狮啤酒,乾杯!”

    台下的应声山呼海啸。

    “乾杯!”

    无数啤酒杯齐齐上扬,在空中碰撞出清脆的交响乐。仰头畅饮的豪迈瞬间点燃了全场情绪的最高点。

    这一幕被无数手机镜头捕捉。

    第二杯酒液尚未咽下,#姜在勛-凯狮啤酒节#的词条便带著现场粉丝拍摄的生图火速衝上热搜榜单第三。

    照片里他站在高光处举杯,背景是无边无际的人海和满溢的热情。

    热搜效应是恐怖的。

    那些原本在家刷手机、在附近商圈逛街、甚至只是路过的人,看到新闻后毫不犹豫改变了目的地。

    更汹涌的人潮从四面八方涌向这个本已不堪重负的街区。

    地铁站、公交站瞬间塞满。

    街道被彻底淹没。

    人流密度在短时间內达到了令人惊恐的程度。

    主办方搭建的临时围栏在人群的推挤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维持秩序的保安人员瞬间被数倍於己的人潮淹没,努力扯著嗓子维持秩序,声音却被淹没在巨大的声浪里。

    情况已远超最初封路范围和安保预案所能承载的极限。

    主办方负责人脸色煞白,汗水浸透了后背。

    情急之下。

    不得不紧急向当地政府求援。

    警笛声很快由远及近。

    一辆辆警车呼啸而至,全副武装的警员迅速下车组成人墙,强行分流疏导拥堵到极致的人流,用扩音喇叭大声指挥,现场的压迫感和混乱才在强力的干预下被艰难地稳住。

    虽然主办方因此额外支付了一笔数额不菲的公共资源调用费。

    但眼前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却无比清晰、强烈地向他们证明了姜在勛拥有的那份令人咋舌的、具象化的顶级人气!

    这排山倒海般的號召力,就是最硬的商业价值背书!

    原本。

    凯狮啤酒与姜在勛的代言合约,到这个月底就將正式到期。按照品牌方过往的作风,通常会寻找下一位当红艺人进行新的季签或年签。

    然而问题摆在眼前——

    环顾当下的韩娱圈年轻一代男演员格局。

    《老手》掀起的全民观影狂潮虽然已经稍稍退去,但姜在勛所塑造的“疯批財阀赵泰晤”形象带来的巨大话题性和国民认知度余波,依支撑著他的身价。

    在当下30岁以下的青年男演员中。

    確实找不出能在人气、话题度和国民度上与姜在勛正面抗衡的艺人。

    於是。

    活动刚刚勉强收场。

    后续的媒体访谈环节刚一结束,凯狮啤酒的品牌负责人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姜在勛谈续约。

    凯狮啤酒一线男代言人常规的年度合作总价通常在8亿韩元左右。因此,品牌方希望新合约能调整为2亿韩元/季度。

    “可以,具体条款让我经纪人和你们团队对接吧。”

    这乾脆利落的应允让对方负责人又惊又喜。

    姜在勛当然清楚如果让金大元来周旋谈判,是有可能爭取到2.5亿甚至维持原价3亿的空间。

    这对於眼下的他来说,也绝非无关痛痒的小钱。

    但值不值得?

    值得。

    非常值得。

    在竞爭激烈的娱乐圈。

    尤其是代言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这一亿韩元的让步,买的不是当下这份合同的钱,买的是在整个业界,在品牌方、平台方眼中,“姜在勛”这三个字的份量和信誉——

    一个知进退、识大体、不恃红而骄、懂得双贏合作的高价值艺人。

    口碑和长远的评价才是这个圈子里比黄金更硬的货幣。

    ……

    处理完代言续约后的喧囂,姜在勛终於得以从狂热的人潮和商业谈判的漩涡中抽身回到圣水洞公寓。

    一进门。

    姜在勛便瞥见客厅中央的行李箱里分门別类收纳好的衣物。

    防晒霜和常用药装在透明密封袋里,充电线缠得整整齐齐,连袜子都按日期捲成了小团。他忽然想起第一次去泰国拍戏时,李圣经往他行李箱塞的便利贴:

    【內衣每天一换別偷懒】。

    厨房飘来海带汤的香气。

    他从背后抱住她,鼻尖埋进她的发间。薰衣草混著油烟的气息灌满胸腔,比任何昂贵香水都令人安心。

    李圣经任由他抱著,翻动锅底的手未停。

    “一身味道……快去洗澡。”

    圈住她的手臂没有鬆开,反而收得更紧了些。姜在勛侧过脸,灼热的呼吸带著撒娇似的坚持拂过她敏感的耳垂肌肤,低沉的嗓音几乎是在耳语呢喃:

    “一起。”

    “不要。”

    “今天是我生日。”

    “生日了不起?”

    她嘴上嫌弃,却终究没再推开身后黏上来的人形掛件。

    只是在姜在勛得寸进尺、试图探入衣摆的爪子摸上腰间软肉时,“啪”地一声,用沾著汤水的木勺背面不轻不重敲在他手背上。

    “水凉了。”

    李圣经瞥了眼客厅角落指向十一点的掛钟,算是某种默许的开场白。

    或许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日子。

    又或许是因为即將到来的分离。

    也或许仅仅是因为她对他的纵容。

    ……

    浴室狭窄。

    水汽很快氤氳了磨砂玻璃门。

    李圣经背抵著冰凉湿滑的瓷砖,仰头承受著落在颈侧和锁骨上密集的吻。洒喷出的热水兜头浇下,衝散了泡沫,也衝散了最后一点象徵性的抵抗。

    紧闭的眼睫颤抖著,在水雾里像被打湿的蝶翼。

    手指抠进他湿透的短髮里,分不清是想推开,还是拉得更近。

    水流声盖住了喘息。

    窗外圣水洞的夜色沉静。

    姜在勛的二十六岁生日,就在这方寸之地,被哗哗的水流声、蒸腾的热气,和某种心照不宣的、半推半就的肢体纠缠重新定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