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李恒是一个超级超级厉害的人
    对于12月刊登完,李恒听了没有任何意外,点点头。

    说完一件事,廖主编开始说第二件正事:“目前不论是市场,还是业界,还是广大读者,都纷纷致电和写信,希望我们尽快单独出版《文化苦旅》,你的意见呢?”

    单独出版好哇!都是钱啊,而且还是大钱!

    嚯!他就盼着这一天咧。

    李恒再次点头,“能单独出版是每个作家都无比渴望的事,我自然也不例外,贵社大概什么时候安排?”

    一句“贵社”,既亲近又疏远,还庄严。

    精明如廖主编,哪里还不懂面前这少年的心思?

    现在横在两者之间最需要相商的事情,当然是版税比例重新分配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李恒已经不满足于上本书《活着》5%的版税比例,要求增多。

    而这个问题,10月份的时候,廖主编已经亲自向李恒放过口风,可以适当的涨一涨。

    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李恒现在可是文坛最当红的作家,一书成就经典,两书直接变为传奇。

    试问谁可以这么牛逼?

    他的传奇之路如今被外界各行各业津津乐道,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卖走卒,谁也不敢小觑于他。

    就连过去那些因版税问题“倒”他的相关机构、单位和个人,在他重磅推出《文化苦旅》一书之后,都选择闭嘴了!

    都偃旗息鼓了!

    当初唱衰他的声势有多大,后面就有多虎头蛇尾、多灰头土脸,让好多人看了一出大笑话。

    而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

    一是他自身过硬,实力足。

    把那些唱衰他的人piapia打脸,按在地上摩擦。

    二是后面站着巴老爷子,有《收获》杂志撑腰。想要在这两大巨头身上咬一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听到这里,编辑邹平稿件也看不下去了,突然变得紧张,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他的大粗腿还会不会留在《收获》杂志哇!

    虽然,尽管,他觉得李恒离开的概率不大,但万一呢?

    凡事就怕万一!

    邹平挺直胸膛,眼睛一会瞧瞧李恒,一会瞧瞧领导,心里急得很,急死了,但偏偏又不敢表现出来,生怕砸了这么大的事。

    像狐狸一般互相看了会,廖主编说:“来之前,就出版事宜我和巴老先生有谈论过,只要你点头,现在就可以着手安排,争取1月中旬上市。”

    这个1月,指的是1988年1月。

    话落,廖主编顿了顿,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中掏出一份合同,然后递给他。

    李恒下意识接过合同,细细浏览一遍后,他愣住了!

    廖主编几个意思?

    版税比例处是空白的,是让自己填?

    你就不怕我填个20%吓死你们啊!

    思绪到这,他抬起头,看向对方。

    接收到他的眼神,廖主编笑着点了点头,意思就是这意思。

    这就有趣了,李恒抓起笔,假装沉思许久,随后在空白处填了一个数字:8%

    本来想填10%的,但想了想放弃了,原因有两:

    一是,现在国内条件还不够成熟。

    上回《活着》5%都已经翻天了,在业界掀起了滔天大浪,引起了诸多人士不满,纷纷口诛笔伐,大有一副“讨逆”的架势。

    那时候别看他风轻云淡,其实蛮有压力的,以至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不敢看报纸,就怕道心破碎。

    好在那时候正值冲刺高考之际,他没那么多闲心去关注外面,才险之又险地避过一回。

    二是,都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他能有今天,除了自身实力外,离不开《收获》和巴老先生的器重和栽培。

    而现在自己即使飞起来了,但做人嘛,不能忘本。

    所以,基于这两点,李恒慎重地填了一个:8%

    填完,他把钢笔搁一边,重新把合同推到廖主编跟前。

    廖主编看一遍,再看一遍,尔后笑得更加灿烂,同时心里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这个比例在自己和《收获》杂志能承受的范围内,没有超出预期。

    8%,这个适当的比例,李恒和廖主编双方都比较满意,大小狐狸相视一眼,无形间达成了默契,达成了协定。

    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多了,也快多了,无非就是一式两份的正式合同签订,李恒再次认认真真过一遍合同各处细节,确认没有漏洞后,大笔一挥,签上自己大名。

    正事办完,三人开始了放宽心情闲聊……

    期间廖主编对他讲:“来之前,巴老先生让我捎个口信,他老人家想见一见你,问你什么时候方便?”

    这可是巴老爷子啊,文坛顶级大咖,对方竟然主动提出想见见自己,让他有点小激动。

    有种小时候教科书走进现实的不真实感。

    李恒思虑小会,试探问:“廖叔,元旦过后可行?”

    “没问题,我回去跟老先生说。”廖主编点头。

    闲聊半个小时后,廖主编和邹平提出告辞。

    李恒原本想请两人吃完中饭再走的,可架不住今天已经12月21号了哇,人家得赶回去印刷出期刊呢,只得作罢。

    巷子口,临上面包车前,一只脚踏上车的廖主编又折返回来,拉着李恒走到一边,嘴唇动了动,几度欲言又止。

    李恒心领神会,“关于她的事?”

    这个她,指的是黄昭仪。

    过去廖主编当过好几次中间人了,有些事两人心知肚明。

    廖主编释然说:“就知道瞒不过你。”

    李恒看着对方,没吭声,静待下文。

    廖主编问:“听说你要上春晚?”

    李恒回答:“目前还是暂定,才接到通知不久。”

    廖主编说:“昭仪也接到了通知。”

    李恒:“”

    见他不说话,廖主编又叹口气讲:“其实她一直挺关注你的,对你挺上心,可惜你们这年纪差,唉,我也不好拉郎配。”

    李恒问了一个藏在心头很久的问题:“廖叔,你和她是?”

    廖主编接话:“你是想问我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是吧?”

    李恒默认。

    回忆起往事,廖主编有些伤感,低沉告诉道:“很多年前,昭仪父亲对我们一家有恩,有大恩,没有他,我现在可能不会站到你面前。”

    对方虽然说的模糊,但李恒几乎秒懂,当即很有眼力见地不再深问。

    聊着聊着,铺垫了很久的廖主编忐忑问:“她想单独见一见你,你看?”

    对方已经不是第一次擦着边问了,李恒有些难为情,但还是坦诚讲:“我有对象,感情很好。”

    闻言,廖主编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个身影,洞庭湖边见过的那位红衣服女老师?

    难道是?

    见廖主编眼神奇怪,李恒右手无奈地捂一下额头,“是我同学,在沪市医科大读书。”

    “哦,这样,这样。”见自己误会,廖主编整得有些不好意思,尴尬地笑了笑,“既然如此,那就当我刚才的话没说。”

    说着,廖主编转身欲要离去,只是才走出一步,又翻过来问:“你有对象的事,昭仪是不是知晓?”

    李恒点了点头:“我和柳月是同班同学。”

    廖主编懵逼,随后懂了,良久感慨:“昨晚月月生日,我还参加了。其实过几天就是昭仪生日,我今天才找你的,不过、唉,算了,你忘了这茬。”

    廖主编身为老一辈,思想相对比较正,自然做不出这种帮人挖墙脚的事情来。

    以前之所以时不时帮着探探口风,是以为李恒没对象,而当事人如今明确讲有,那自然是不好再提起。

    其实这是廖主编和黄昭仪的信息差了。

    过去黄昭仪也一样不敢见李恒,直到外甥女告诉说:你别把李恒想的有多好,他没你想的专情。他沪市医科大一个,北大一个,还人大一个呢,同时暧昧三个,小姨你在怕什么?

    因为这句话,黄昭仪那死去的心开始慢慢复燃。

    每当夜深人静时更是辗转难眠,脑海中满是李恒的影子,他在校迎新晚会上吹陶笛的影子,32岁的她正是身体最渴求的年纪,就算她觉得太过羞耻,可仍是有好几回,都是想着他才独自完成了“人生大事”。

    经历这些事情后,黄昭仪进一步对自己有了深刻认知。

    她清楚知道自己中了这个男人的致命毒药,无法自拔,在苦苦挣扎一番后,才有拜托廖主编一事。

    廖主编走了,邹平也跟着走了。

    目送面包车离去,李恒看下表,无所事事的他决定赶去教室上第四节课。

    靠近近管院教学楼时,遇到了叶展颜和赵梦龙。

    叶展颜喊住他,“李恒,你真的要上春晚?”

    怎么最近几天是个人都在问这事啊,李恒笑着点头。

    叶展颜走过来,“年后我就出国了,什么时候有时间,咱一起吃个饭,相识一场,不吃顿饭感觉遗憾。”

    李恒诧异:“这么快?记得上次不是年后吧,提前了?”

    叶展颜神采奕奕说:“跟着一导师弄出点学术成果,在权威杂志社上发表的论文中署了个名,所以计划提前了。”

    李恒问:“去英国哪所大学?”

    叶展颜说:“跟他一个学校,剑桥大学。”

    这个他,指的是她男朋友。

    “厉害!恭喜学姐,终于如愿以偿了。”李恒真心送上祝福。

    “是啊,他大学是清华毕业,去英国也有将近三年,其实算起来,我们已经有1年半没见面,这7年见面的次数也不多,他等我这一天很久了。”叶展颜说。

    李恒惊讶:“1年半一次没回来过?”

    叶展颜解释:“他是一个对学业比较专注的人,这些年一直在跟导师研究东西,假期没回来。”

    李恒想了想说:“元旦后行不?”

    叶展颜道:“可以,到时候叫上麦穗一起。”

    李恒回答:“好。”

    校学生会副主席赵梦龙站在边上一直没搭话,跟个保镖似的,李恒冲对方笑了下,踩着时间往教室赶。

    等他消失在管院教学楼,叶展颜忽地问:“梦龙,你对李恒感官如何?”

    赵梦龙惜字如金地评价:“很帅,很有才艺。”

    叶展颜问:“还有呢?”

    赵梦龙思索一会,回答道:“很招漂亮女生喜欢。”

    叶展颜被都逗笑了:“为什么要特意加上个“漂亮”?”

    赵梦龙道:“我有观察过,我们学校美貌出名的女生好像都和他有交集。”

    叶展颜问:“哪些?”

    赵梦龙道:“麦穗、周诗禾和魏晓竹,这三个我在校园看到过好几次了。那柳月和李恒是一个班的,学生会有人说他们俩上课经常坐一起。”

    叶展颜打趣:“你这是把大小王全说了一个遍。”

    赵梦龙看着她,“还留了你一个。”

    叶展颜知道身边这位一直暗恋自己,不过两人从来没有捅破过,她迟疑开口:

    “我昨天去学校一高层领导办公室交资料时,在门外偷听到一个消息,不知道该不该和你说?”

    赵梦龙道:“还没想清楚,那就不说。”

    叶展颜说:“同李恒有关。”

    赵梦龙道:“好多人都在传,李恒身后有大背景,当初在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舞会上打架时,其他人都被叫去了教导处,就他没事。

    甚至还有校长助理林树森专门陪他喝茶聊天。”

    叶展颜说:“这事我有耳闻,也是真的。”

    赵梦龙想了想:“你是想让我和他打好关系?”

    叶展颜摇头:“我知道你不喜欢攀龙附会,不过李恒和你想象的不同,他家庭背景和你一样普通,能让林树森专门陪同,靠的是自身实力。”

    赵梦龙不解:“他才大一,能有什么实力?我记得《故乡的原风景》是舞会后发生的事吧。”

    叶展颜好几次想把偷听到李恒是大作家的事讲出来,但又怕事后得罪李恒,最后只得作罢。

    她语重心长地嘱咐:“你听我的,准没错,不会害你,他真的是一个超级超级厉害的人。”

    赵梦龙皱眉:“你用了两个超级。”

    叶展颜说:“别说两个,你要是知道他是何人,十个超级都不为过。”

    赵梦龙终于忍不住了,“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