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改稻为桑与绣春刀
    “你觉得这个人物有层次不?”

    “还、还行?”

    “放屁!这人物有什么层次?这不就是个帮著沙舵爷敛財的狗皮膏药么,咱现在演员有一很大的毛病,就是喜欢把剧中人物复杂化,实际並不可取!”

    许朝说的是实情,之前提过,这会子的演员们大多文工团话剧团出身,要么从电影学院来,全走的是学院派路子。

    学院派爱演文艺片,那搞复杂点无所谓,但《神秘的大佛》是典型的商业片路子,核心思路是剧情过癮。

    许朝改剧本也是秉承这个原理,加点情报战、给主角们加点背景设定,是为了不让这片子显得太庸俗,多点新鲜感,当然,更大的目的是过审。

    许朝继续说:“揣摩人物是好,但得分背景、分场合,这是一点,还有一点,你得真把自个儿带入这角色里。你就这样想,现在你是这警察,大手一挥,北京城改建的楼房全归你了,你什么感觉?”

    葛优咽了口唾沫,回味了一下,没那么蔫儿巴了:“哎,你別说,好像有那么点儿劲了。”

    许朝鼓励他:“来,起身学著走两步,走出那种万元户的气势。”

    葛优想了想,照著许朝说的迈开腿走了几步。

    有进步,但还差点意思。

    “我再打个比方,你想想咱张主任怎么走路的?现在你就是咱北影厂二把手,只用把咱厂长伺候好,走到哪儿同志们都得给你端茶递水,四大美女见了你抢著拋媚眼,但这种心思你得压在心里,一半露一半不露。”

    “半露半不露的,这样?”

    这回对了!背著手,迈开步,眼神里透著点欲盖弥彰的邪恶,看来四大美女真起作用了。

    “这回有感觉!”

    “其实演戏就一句话,咱是演员,把千万中国观眾伺候好了就成。”

    嗯,这话是葛优自己说的,在某年春晚后台採访时说的。

    葛优琢磨一会儿,轻嘶一声:“这话新鲜,而且我认为…你说的很有含金量啊!”

    第二天,葛优的戏份异常顺利,除了有武打的片段还是卡壳,特別是有一段和沙舵爷讲佛財的对手戏,连葛存壮都惊讶万分。

    剧组拍摄的节奏缓了下来,大伙没了刚到这儿的紧张感,住了几天,就把自个儿当成了一段公费旅游。

    最明显的是张华讯,天气不好的两三天索性带著许朝和导演组几个人,一块上四川音乐学院借了一整套编钟,为录製电影配乐做准备。

    这日道具组又在倒腾新东西。

    几位同志搞来一块自行车气筒,再把染了红药水的几支签塞进一只木製竹筒里,气筒和竹筒一连接,人工加压,蘸了红药水的签便射飞出去。

    另一位摄影师端著设备蹲在旁边,签刚一射出,就立马捕捉镜头。

    许朝这下看懂了,这是在模擬剧本里毒箭喷射的场面,但这年头特效不足,又没设备,只能粗製滥造。

    记得八六版的西游记么?电视里神仙但凡腾云驾雾,都是抠图做的。

    陈振仪拿著小本本在旁边记录这些细节,这几天他和许朝混的熟了,也在剧组到处转悠,早上採访採访臥病在床的刘小庆,中午吃饭的时候和体委两位同志沟通点武术心得。

    今天他就跟著许朝,边看边问了一句:“你手里括苍山恩仇记是不是快结束了?”

    许朝看了陈编辑一眼:“对,怎么了?”

    这书他没像原著似的囉嗦大五百章,刪繁就简,取其精华,到现在刪刪改改十万字多点。

    “有没有想过写本新的?”

    许朝这下明白了:“老陈同志,我明白了,你这明是採访,暗是催稿,带著双重任务来的啊!”

    “我是编辑,催稿是职责,你知不知道,我出发前社里有一大包裹的读者来信,全寄你北影厂去了,你等回去就知道了,我这是代表广大读者向你催稿!”

    许朝想了想,道:“其实我还真有个点子,但还没想全,先说你听听?”

    俩人在寺庙前两块大石头上坐下,据说苏軾曾经在这儿题了首词。

    陈编辑问:“还是清朝时期?”

    “不,是明朝,背景是嘉靖年间。”

    许朝娓娓道来。

    “大概是嘉靖三十九年冬,国库空虚,此时嘉靖皇帝已不视朝,却依然大权在握,国库內帑逐年亏损,嘉靖帝龙顏不悦,自然要问罪,此时的朝廷內阁之中分两党,一党是以严嵩为首的严党,另一党是以徐阶为首的清流。”

    “內阁首辅严嵩在三十九冬上了个奏摺,奏请嘉靖皇帝,欲將浙江数万良田改种成桑田,来年开春便可得万计丝绸,远销之后便可充实国库。”

    陈振仪大惊:“嘉靖皇帝將数万良田改种成桑田,那得多出多少饥民与流民?”

    许朝笑道:“对,这就是背景。改稻为桑让农民吃不饱饭,自然难以推行,於是严党想了个法子,让有地知县炸毁堤坝,淹没农田,便可强行改稻为桑。”

    “我要写的主角是锦衣卫中的一员,因毁堤淹田而受皇帝密令,入浙江探查此案。”

    熟知这段剧情的人都知道,这是刘和平写的大明王朝1566的开篇。

    但大明王朝和武侠没关係,所以许朝想到了2014年上映的那部武侠片,绣春刀。

    绣春刀原片的时代背景是在崇禎年间,这本来就是一部商业风味十足的电影,如果一字不改地写成小说写到武林,既不够深度,也不够曲折,人设还非常单薄。

    最重要的是故事性不行,小说又不能展现武打镜头。

    於是许朝乾脆把绣春刀的时代背景安到大明王朝。

    原片剧情不是讲锦衣卫三人逮捕阉党头子魏忠贤吗?他乾脆直接让锦衣卫三人下浙江。

    大明王朝里的毁堤淹田不是涉及富商沈一石、织造局太监杨金水吗?

    这里可改的就更多了。

    比如嘉靖皇帝即位乃是兄终及弟,明武宗无后嗣,他以皇弟身份承接大统。

    嘉靖登基不久又搞出了一个大礼议,欲尊亲父为皇考,这里就涉及杨廷和夏炎等一大波人。

    剧情不就来了?又有歷史厚重,故事性又足的很。

    陈振仪听许朝讲完,激动万分,拍案叫绝。

    “这太新鲜了,而且我觉得,你的这个背景完全可以写一个几部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