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和刘邦的关係比较远,是刘氏宗族的远房亲戚。
在高祖三年的时候,他好不容易谋得了郎中这个职位,说白了,就是个在刘邦身边站岗的侍卫,天天拿著长戟,规规矩矩地站著,时刻准备听候差遣,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平淡无奇。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高祖十一年,陈豨起兵造反,一时间,战火纷飞,局势动盪不安。刘泽瞅准了这个机会,主动请缨,跟隨刘邦去討伐陈豨。
在战场上,他那股子拼劲可丝毫不含糊,奋勇杀敌,最终成功俘虏了陈豨的部將王黄。
就因为这一功劳,他被刘邦封为营陵侯,从一个小小的侍卫,摇身一变成为了侯爷,这身份地位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几个档次。
可封侯之后,刘泽的野心並没有得到满足,他的目光盯上了更高的位置——封王。
当时天下太平,异姓诸侯王都被平定得差不多了,想要再靠战功封王,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刘泽这人,脑子转得快,他知道,想要达成目的,就得另闢蹊径。
说来也巧,就在这个时候,齐国人田生出现了。
这田生是个读书人,平时喜欢四处游学,增长见识。可游学得钱啊,他又没什么积蓄,正愁没钱呢,听说刘泽想封王,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去见刘泽,说自己有办法帮他实现愿望,不过得先给他点资助,好当游学的费用。
刘泽一听,这不就是自己的救星嘛,二话不说,立马拿出二百斤金资助田生。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看来刘泽是真的下了血本,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田生身上。
田生拿了钱后,倒也不含糊,直接回了齐国。
刘泽眼巴巴地等了一年多,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心里別提多著急了,派人去问田生:“你是不是不打算跟我来往了?”田生这才意识到,自己拿了人家的钱,得办事啊,於是赶紧来到长安。
到了长安,田生没去见刘泽,而是租了一座大宅子,精心装修了一番,把里面布置得那叫一个豪华,跟列侯的府邸有得一拼。接著,他让自己的儿子去接近吕后身边的大红人——大謁者张子卿。
这张子卿可是吕后的心腹,在朝廷里那是说一不二,谁要是能跟他攀上关係,那可就相当於有了一座大靠山。田生的儿子也挺有本事,没过几个月,就把张子卿哄得团团转,还把他请到家里做客。
张子卿一进田生的家门,就被眼前的豪华场面惊呆了,心里直犯嘀咕:这到底是谁家啊,怎么比那些诸侯的府邸还气派?田生见张子卿上鉤了,赶紧好酒好菜招待,等酒喝得差不多了,他屏退左右,开始游说张子卿。
田生说:“张大人,您看啊,这长安城里的诸侯王府邸,一百多家,可都是高祖时期的功臣。吕氏家族当年跟著高祖打天下,那也是出了大力的,现在太后年纪大了,吕氏的势力还不够强,太后一直想立吕產为王,可又怕大臣们反对。您是太后最宠信的人,大臣们也敬重您,要是您能去劝说大臣们,让他们主动向太后提议封吕產为王,太后肯定高兴。等吕產封了王,您的功劳可就大了,万户侯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可要是您不这么做,太后心里不痛快,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怪罪您呢。”
张子卿一听,觉得田生说得太有道理了,这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製的升官发財之路啊。
於是,他马上行动起来,到处去做大臣们的工作,还放出风说,吕后想封诸吕为王,识相的就赶紧上奏。
大臣们一看这形势,也都明白了吕后的心思,纷纷表示赞同。
吕后一看,大臣们都这么懂事,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封吕產为吕王。
吕后一高兴,就赏给张子卿千斤黄金。张子卿也够意思,想著这事儿多亏了田生,就拿出一半黄金要给田生。
田生却拒绝了,他说:“张大人,这事儿还没完呢。吕產封王,大臣们虽然表面上同意了,但心里还是有不少人不服气。特別是营陵侯刘泽,他是刘氏宗族里的长辈,又是大將军,到现在还只是个侯爷,心里肯定不痛快。您要是能再去跟太后说说,划出十几个县封刘泽为王,刘泽肯定会感激涕零,高高兴兴地去封地,这样一来,刘氏宗族的人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吕氏的地位不就更稳固了吗?”
张子卿听了,觉得田生说得在理,反正已经帮了一次,那就好人做到底吧。
於是,他又跑去跟吕后说了。
吕后本来就有点担心刘泽会闹事,现在听张子卿这么一说,觉得封刘泽为王也不失为一个安抚他的好办法,再加上刘泽还是自己妹妹吕嬃的女婿,也算是半个自家人,就同意了。
就这样,刘泽被封为琅琊王,终於实现了他封王的梦想。
刘泽被封王之后,田生赶紧催促他:“您可別磨蹭了,赶紧收拾东西,马上前往封地,晚了可就来不及了!”刘泽虽然不太明白田生为什么这么著急,但还是听从了他的建议,马不停蹄地往封地赶。
果然,他们刚出函谷关,吕后就反悔了,派人来追。
还好刘泽跑得快,使者没追上,只能灰溜溜地回去復命。
刘泽这才鬆了一口气,暗自庆幸听了田生的话,不然这到手的王位说不定就飞了。
到了吕后去世的时候,吕氏家族蠢蠢欲动,想要谋反夺取政权。
齐王刘襄得知消息后,决定起兵討伐诸吕。他知道刘泽在刘氏宗族里辈分高,就想拉拢他一起,於是派人去忽悠刘泽,说要把军国大事都交给他处理。
刘泽一听,心里乐开了,觉得自己终於有机会大展身手了,想都没想就去见齐王。
结果到了那儿才发现,自己被齐王给骗了,不仅被扣押起来,连琅琊国的军队也被齐王夺走了。
刘泽心里那个气啊,可又没办法,被人拿捏得死死的。
不过他脑子转得快,很快就想出了一个脱身的办法。
他对齐王说:“齐王啊,你父亲齐悼惠王是先帝的长子,你又是先帝的嫡长孙,按照道理,这皇位就应该是你的。现在大臣们还在犹豫不决,我作为刘氏宗族里最年长的人,大臣们都等著我去商量大计呢。你把我扣在这儿也没什么用,不如放我去关中,我帮你在大臣们面前美言几句,到时候你当皇帝,那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齐王听了,觉得刘泽说得挺有道理,再加上刘泽在刘氏宗族里確实有点影响力,说不定真能帮自己当上皇帝,就同意放他走了。
刘泽离开齐国后,马不停蹄地赶到长安。
这时候,硃虚侯刘章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已经成功平定了吕氏的叛乱。
接下来,大臣们就开始討论立谁为皇帝。
有人提议立齐王刘襄,毕竟他在这次平叛中出了不少力,而且又是高祖的长孙。
可刘泽却站出来反对,他说:“齐王的母舅駟钧凶暴残忍,吕氏的事情才刚刚平息,要是再立齐王,说不定又会出现一个像吕氏那样的外戚势力,到时候天下可就又要大乱了。而代王刘恆,他的母族薄氏是忠厚的君子之家,代王又是高祖的亲儿子,继承皇位那是名正言顺。”
大臣们听了刘泽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再加上刘恆一直以来都表现得低调谦逊,没有什么野心,於是就决定立代王刘恆为帝,也就是汉文帝。
汉文帝继位后,为了感谢刘泽的拥立之功,把他封为燕王,刘泽的地位又上了一个台阶。
回顾刘泽的一生,他从一个普通的侍卫,靠著投机取巧和运气,一步步成为了燕王,这其中的过程充满了戏剧性。
他善於抓住机会,利用他人为自己谋利,虽然手段有些不太光明,但在那个波譎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也算是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目標。
不过,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各方势力的博弈,要是换个时代,换个环境,他还能不能有这样的成就,那就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