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把人命当草芥
“他把药下到水缸里去了。”老李头检查过后说道,“这是想把整个驛站的人都迷昏。两位兄弟,此事需赶紧上报给驛丞。”
掌管驛站的官,不入品。
两个差役得知是有人来下药,当即就表示要去稟报驛丞。
驛丞来得很快。
早前的动静显然也是听到。
听过前后之后,驛丞道:“关入柴房,明早送官。”
就这样?
其实正常的流程,確实是这样的。
驛丞开始跟老李头套近乎,“这次能发现问题,免去了一场灾祸,还得多亏了李老哥。”
“我劝你別把人关柴房,连夜送去衙门好些,对方过来下药,幕后必定还有一伙贼子,驛站这里就那么小猫两三只的,遇到劫匪守得住吗?”老李头是真心建议。
驛丞一想也对。
连忙让人去套车,他要去一趟衙门。
等人离开。
秦八过来了,低声道:“夫人收到消息,说有人要朝公子下手。公子让你审一审柴房里的那人。”
“行。”
老李头面色凝重。
是谁要衝公子下手?
难道是幕后之人察觉到公子的存在了?
老李头收起刚才的隨意,很是慎重的跟看贼人的差役说了两句,得了进去柴房的机会,然后,他再重新將对方搜查一遍。
脱衣搜查的那种。
折磨得那小贼再看老李头,像是在看一个大变態,接下来,小贼很快就推翻了对老李头的看法。
这不仅是变態,还是个魔鬼。
“说吧,身份来歷,来驛站有何目的?”老李头目光像看死人一般。
看得小贼心底发毛。
回答得慢了一点。
“咔嚓!”
下顎骨头错位。
这痛得小贼想要说话都做不到,然后,又是咔嚓一声,小贼左边的胳膊又脱臼,接著轮到了右边,痛得小贼满头大汗。
刚才已经这般来了一轮。
小贼深深怀疑,对方仅是想要整死他,並不是很想让他招供。
因为问话前,总要將他下顎弄得错位,连话都说不了,让他怎么招?
如此反覆来上了三回。
小贼都就被折磨得心態崩溃,等第四次下顎被老李头恢復。
“窝说,窝说!”
小贼不用老李头逼问。
倒豆子似的,將所知的一股脑说出来,惊恐的时候,有的地方难免说得顛三倒四,老李头从中过滤出有用的信息。
“砰砰。”
柴房的门有人拍。
老李头把小贼的两条胳膊恢復原位。
这才不紧不慢地掏出手帕,擦拭起双手去开门,门外是驛丞带著差役,怀疑地看著老李头,“李老哥,你这是做什么?”
“我……”
老李头还没有把话说完。
柴房里倒在地面,满头大汗的小贼惊恐大声道:“我招我招,快把我捉去牢里,快带我走!带我走,什么都好说……”
外面旁观的一群人。
一下子沉默了。
情况有点诡异,小贼的反应不对。
老李头笑道:“我对他用了点手段,逼问出他的同伙,说在驛站外面会有人接应他。驛丞大人要不要去把人捉回来?”
驛丞当然想捉。
问题是他要有人手。
一个不入品的驛丞,有点儿门路的人都不想干,一是没有油水,二是俸银老是欠著不发。
暗卫其实早將外面那个接应的人扣住。
从对方的嘴里问出的事情和小贼说的差不多。
他们是附近的小混混。
前几天突然有人找上来,只要教训一个从徽州到京城来赶考的寒门学子,要让他错过会试,事成了会有一百两。
一百两对於混混来说,算是很大的一笔钱。
而对付一个赶考的学子,在他们看来就是一件小事情。然而他们忘记了,能够参加会试的学子,起码要是一个举人。
“大人,门口绑著两个混混,很可能是小贼的同伙。”一个差役匆匆过来稟报。
驛丞一撩衣摆急忙出去查看。
问过之后,发现確实是一伙的,於是把三人搬上了马车,连夜送去了衙门。
不多时。
宋锦和秦驰也听到了来龙去脉。
秦驰夹了一块木炭到炭炉,望著里面燃烧的木炭道:“来打前头的,只是小嘍囉,所知的事情有限。”
“我觉得最好派人在附近查看一遍,看一看有没有异常,小心为上。”宋锦总觉得不那么简单。比起小混混的供词,她更相信宋怀旺的。
秦驰没想到妻子这般敏锐,“我已经让暗卫去附近查看了。我也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三个混混很可能只是马前卒。这次我如果中药了,明日大概是一名赶考的举子,死在驛站的消息就传开了。”
说到最后一句,秦驰嘴角掛著浅淡的笑。
宋锦听得心头髮冷。
这得结了多大的仇恨,对方就要让秦驰死?弄不死也要断他的前程?
宋锦下意识把双手伸到木炭上空,热乎乎的感觉,好似这样就能让人暖和一些。
“你在京城读书得罪了什么人?”宋锦试探问道。
秦驰无声笑了笑,“在京城那块地儿,不是你得罪了谁,才会要你的命。想一想袁世鹏,仅是因为我书读得好,碍了他的眼,就敢三番五次的冲我下手了。”
“难道又是会试碍著谁?”
宋锦这么想不是没道理的。
一些世家大族若有子弟下场,明面上没有什么,寒门学子却要为他们让路。
这个世界很多人都在寻求公平。无奈公平大多时候也只是给世人看的。自古以来,寒门学子想要出人头地太难。
“篤篤。”
门被敲响。
秦八在外面说道:“公子,属下有要事稟报。”
秦驰起身去开门,再转身往里走。
隨即秦八跟著进屋。
回身把门虚掩,挡去外面的寒风。
等秦驰坐下来,秦八立马稟报:“刚才暗卫在驛站一里外的破庙里,抓到了一伙人。其中有一人像是富贵人家出身的奴才……”
经过一番审问。
关键就在那个家奴。
是袁世鹏的母亲派人来的。
据说是袁世鹏流放之前,曾写信回去,对他母亲提出的要求。而能將袁世鹏养成那个性子,可见其母也不是个善茬。
把人命当草芥。
ps:本文由於一些原因,在萧湘书院的书名会改为《春棠锦》,其它平台的书名不变,造成不便请谅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