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有信號了(求收藏)
    苏魂也知道688元一份的松茸很难让人相信,但这就是她亲眼看到的事实,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不是,爸,你一直打听松茸的价格做什么?”

    苏大年问了半天,苏魂也没有搞清楚他问这个做什么,还为了这么个问题,给她打了一晚上的电话。

    “没什么,我就是听说松茸在外面很值钱,所以好奇问一问。”

    苏大年不好意思说是因为张遥,毕竟之前他还因为张遥的事情和她闹过不愉快,要是说出来说不定她又生气了。

    “哎,对了阿爸,你能不能给我寄几斤新鲜的松茸过来?”

    苏魂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想起了昨晚上舍友想吃松茸的愿望,刚好现在也是松茸季,过了这俩月可就没有了。

    她半个月前才回过家,下次回家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那时候松茸季早过了,不如直接让老爹现在就寄过来最方便。

    “你突然要松茸干嘛?”

    苏大年拿著电话,皱著眉头,一脸疑惑。

    苏魂如实说道:“当然是吃啊,昨天晚上我们去吃饭,我的朋友们看到松茸卖那么贵,都好奇是什么味道?所以想让他们尝一尝。”

    “你就知道吃,既然松茸在城里卖那么贵,你就没有想过要把咱们山里的松茸,卖到城里去吗?”

    苏魂听到苏大年的话,突然一愣,她完全没有想到苏大年会有这种想法。

    “怎么卖嘛?我又不懂怎么做生意,再说了,你不是很反对读了书还回农村吗?”

    “这不是一回事儿,你卖松茸也不一定回农村啊,你把家乡的东西卖出去,可以造福家乡不是吗?”

    “我都说了我不懂做生意,我怎么卖?卖给谁?”

    苏魂的声音明显提高了一些。

    昨晚舍友们也提到过卖松茸,可她仔细一想,发现自己对所谓的做生意,完全是毫无头绪。

    然而苏大年继续道:“不会可以学啊,谁也不是天生就会,一句不会就放弃了,那你读这么多年的书不是白读了?”

    苏魂听到苏大年的话,怒火瞬间窜了起来。

    “阿爸,你今天是不是吃错药了?突然跟我说这个干嘛?你那个学生张遥不就是在卖松茸吗?你那么看好卖松茸的生意,你找他去呀,跟我说干嘛?”

    她扯著嗓子一股脑说完之后,直接生气的掛断了电话。

    苏魂从小被父亲灌输了大城市多么美好,毕业一定要在大城市发展的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她现在牴触回农村,她的计划是在城里工作,在城里买房,然后把父母都接到城里来。

    苏大年以前也是这样期盼的,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让她回去做松茸生意,她只觉得莫名其妙。

    苏大年听到电话里的嘟嘟声后,无奈的道:“这孩子,动不动就生气,也不知道这脾气隨谁。”

    苏大年已经退休了,村里的小学也有更专业的老师在教学,苏大年这个代替时代完成使命的乡村教师,现在也只能退了下来。

    然而现在没有了工资收入,苏大年也很头疼。

    虽然女儿已经实习了,但还有个儿子正在上初三,多的是需要钱的地方。

    儿子上高中上大学,他现在还没到领退休工资的年纪,只有一点点补贴和种地的收入,根本就不够供儿子上学。

    所以他不得不想办法增加收入,只是想来想去他发现除了教书啥也不会,种地又赚不到钱,瞬间陷入了迷茫。

    直到那天遇到了张遥,虽然不相信张瑶真的赚了几十万,但知道他在用松茸赚钱后,他也对松茸產生了想法。

    这东西长的时候到处都是,而且除了需要点力气去采以外,就不需要其他投入了。

    然而他对市场一无所知,既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卖,又不知道究竟可以卖多少钱?

    虽然张要说过他可以收,可他对张遥那个態度,现在哪里还拉得下面子?

    ……

    “有信號了,有信號了。”

    “手机有信號了,可以打电话了。”

    电信公司的人终於在者多村对面的山顶上安装了信號基站,这个基站可以辐射到附近几公里內的村子。

    村民们看著手机里满格的信號,都兴奋了起来,纷纷给其他村子的朋友,或者是许久不见的亲戚打电话。

    “喂,通了吗?”

    “通了,通了,嘿嘿。”

    “喂,能听到吗?这个是我的手机號,你记一下。”

    接通电话之后,反覆確认著,每个人都沉浸在对新事物的体验中。

    他们的行为滑稽又搞笑,幼稚又真实,被路过的人看到时,大叔大婶们黝黑的皮肤露出洁白的牙齿,然后尷尬又靦腆的笑一笑。

    张遥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既高兴又有点心酸。

    “嗡嗡,嗡嗡……”

    张遥的电话也在这时候响了起来,一看號码,发现打电话的是通讯公司的人。

    “喂,张先生,你好,你们村的基站我们已经安装好了,信號没问题吧?”

    “嗯,没什么问题。”

    “对了,你上次来营业厅的时候,你说想要拉一条网线,需要我们帮你安装吗?”

    “可以啊,怎么弄?”

    “包含网线等材料费的话,需要您这边承担2万块钱,你付钱了我们就帮你拉。”

    “2万块钱?这么贵?”

    张遥原本以为只需要几千块钱,没想到他们一开口就是2万块钱,这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

    “2万块钱已经很便宜了,费用包括网线,还有架设网线的水泥桩,以及人工费。”

    “不用了,不用了,我已经买好线了,我也会自己拉线,到时候你们帮我接一下分线箱,开通套餐就可以了。”

    张遥早已经预料到他们会这样,所以他了四五千块钱早已经自己买了线,现在只需要他们接上分线箱就可以了,想完全可以再拉,直接可以省下15000块钱。

    虽然曾有钱如流水,但该省省该,绝不做冤大头。

    “那……那行吧,你把线带到村委会来,我们给你接上。”

    既然张瑶已经做好了准备,通讯公司的人也没招了,只能按张遥的办法去办。

    掛断电话,张遥就带上线,骑上车,带著几个人就去了南洛村。

    到了那边街上分线箱,一边放线回来,一次性就可以把事情办好。

    南洛村的网线也刚拉不久,他们在村里弄了一个分线箱,通信公司就不再向其他村小组架设网线了。

    他们认为各村小组户数都比较少,对网络的使用率不高,所以才不愿意继续架设网线。

    张遥到南洛村的时候,通讯公司的员工已经在分线箱旁边等候,张遥直接拿出自己的网线交给了他们。

    他们接入分线箱之后,他拿出电脑试了一下网速,確定了没什么问题。

    隨后他就带著人开始铺设网线,直接穿过树林,把网线直接掛在了树上,就这样一路拉回了村子。

    几个小时后,者多村正式通网了。

    虽然网线已经拉到了南洛村,但除了村委会,南洛村却没有一户人家装了宽带,真正使用网线的,居然是距离南洛村四五公里之外的者多村。

    现在很多人家连电视都还没有,没有谁家会无缘无故一笔钱去买电脑,没有电脑自然就不需要网络。

    即便网络可以让这大山里的人了解外面的世界,与世界拉近距离,他们也没有使用电脑,使用网络的认知和意识。

    不懂就不需要,不需要存在就没有什么意义。

    这大山里只有张遥是知道网络的价值,想要迫切的连上网络,这是让这个山村与世界接轨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