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邀您来京北,参与分大饼!
    “叮铃铃叮铃铃”

    “喂?”

    “翟老师你好,这边是星浪好久没联系了,您还记得我么?”

    看了一眼手机联系人:“当然记得,怎么会忘呢,李恬恬对吧,你好。”

    昏暗的卧室内,红色、蓝色、黄色的光斑不断旋转,让普普通通的房间变得氛围诡异。

    翟达从课桌上起身,台灯下是钢笔手写的小说。

    娟娟字迹,已经厚厚一本。

    走到床头,翟达关了不断旋转的【颅内蹦迪灯】,房间里瞬间风气一清,变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来。

    高度集中的大脑也渐渐脱离了对小说剧情的沉浸,主要是昨晚和吴越多喝了几杯,不然今天也不至于开蹦迪灯

    电话里:“昨天我们应该支付了您一笔阅读量分成,不知道您有没有收到?”

    “收到了,感谢贵司的支持。”

    星浪博客和翟达的阅读量分成合同,其实一直在生效,目前他的博客关注人数已经达到了200万,在这个互联网尚未完全爆发的时代,是妥妥的“大网红”虽然网红这个词也还没出现。

    不过阅读量分成的结算比较缓慢,次月结上月,至今也就领了五六回,他也不靠这个生活,属于外快类目。

    当然数字还是比较可观的,在《漫漫吕途》的连载和发售期间迎来了暴涨,一个月大概有24万左右。

    但也差不多封顶了,因为博客自己不行,哪怕作为全国第一的自媒体平台,日活也只有可怜巴巴的300万,翟达即便混到了头部“博主”,也触摸到了平台的天花板。

    【小丑扑克】的照片能吸引人的关注,但终究是从博客正在使用者里“拉人”,不可能把一个没开电脑的人强制摁着头看翟达的内容。

    好在这钱不费任何功夫,从翟达的角度来说他连手指都没动过,陆思文管理的很用心,即便《漫漫吕途》不连载了,也每日编辑内容、回复粉丝、清理评论网友都觉得“翟大作家”很亲民很和蔼呢

    翟达至今也坚持按照最早7:3的约定比例,和陆思文分享这笔外快。

    按道理新浪支付了就支付了,好像没必要打电话来确认,而且是这半年来似乎步步高升的李恬恬。

    她应该知道博客都是陆思文在管理。

    隐隐听陆思文提过,李恬恬已经升为L3职级,也就是分管50人左右的中型团队这速度,堪称是一屁股坐在火箭上了。

    “是这样的翟老师,年关将近,想问问您年底有没有什么通告规划。”

    “我就上课”

    翟达心里莫名其妙还通告我还能去春晚演小品不成?

    “那12月19日,我们想邀请您和您的团队参加‘星浪之夜网络盛典’,地点在京北长安大戏院”

    翟达听到这个名字,脑子里一阵恍惚前世叫“微博之夜”来着每年大量明星参加,基本娱乐圈人到鬼都得来亮个相……

    但我是个作家来着

    “呃这个什么网络盛典,还有作家的事儿么?”

    李恬恬早有准备:“当然,网络盛典的主流程就是颁奖,我们有三个重要文学类奖项,一个是‘年度作家’,一个是‘年度最佳文学作品’,一个是‘年度人气文学作品’。”

    翟达一愣,心说分这么细?

    直到听李恬恬说,他们准备了50个奖项,其中30个是线下颁奖,翟达才恍然大悟

    网络分大饼呗

    不过说实话,这年头,星浪网络盛典的奖项,还是有含金量了,毕竟是网络媒体毫无争议的王者。

    “三个奖项都是‘业内评审’+‘网络投票’共同评出,我看了一下,您都有不小的获奖概率,但因为流程原因,参与评奖的先决条件是来本人来出席盛典领奖,所以就冒昧和您打个电话。”

    翟达沉吟片刻真没想到,重生一回还能参与到“网络分大饼”

    其实还是挺感兴趣的。

    那边的安排是晚会一天,再提前1-2天抵达京北,会有一些备采和小活动参加。

    翟达想了想,最后还是同意了邀约,虽然这必然是以影视圈为主的奖项,但凑个热闹也挺有意思的。

    “那太好了,您没有经纪人,那我这边行程表就直接给您发过去。”

    李恬恬换了一个语气,变得更兴奋和自信:“另外也还有一些事儿,等您来京北了我们细聊,明年年初我们将推出全新的自媒体平台,诚心邀请您的加入。”

    这件事早在几个月前她就提过,被翟达猜出了是之后几年的娱乐王者“微博”,但他还不太清楚,自己改变了李恬恬的际遇,在一场关键会议上激发了她的灵感。

    也导致这个平台的诞生比原时间线要早一些,李恬恬也成为了里面相当重要的角色。

    随着工作重心转移,李恬恬之前几个月都在忙着新平台的事情,博客早已经不参与了,但她觉得翟达是自己的福星,是真切的希望随着“微博”诞生,翟达能第一时间带着自己的号召力转入新平台。

    挂了电话,翟达看向墙边的日历,11月12号,距离网络盛典还有一个月

    说起来自己重生是三月中旬来着,算一算,也才八个月。

    三个月的高考前,三个月的暑假,两个月的大学结果“微博”还没出来。

    果然,悠闲让人觉得时间很快,充实则让时间很慢,明明感觉经历了这么多,一抬头却还在这个时代

    翟达坐回课桌,看向手写的笔记本上,关于《超时空同居手册》的最后几行字。

    这本书,也差不多写完了,断断续续的,好在质量没问题。

    略微思索,翟达拿起【文艺少女的笔】,打算将刚才所思所想作为结尾。

    笔却恰好没墨了,稍一沉吟,为了不让灵感转瞬即逝,他随手拿起一支水笔。

    “钟鸣被谷小年遗忘在了过去,亦或者这个时空的那个她从未记起过自己”

    “2008-2024,十六年的时光需要他去磨平,直至时间的褶皱映照在自己的脸上”

    “未来已经被改变,十六年后他还能等到自己的谷小年么?钟鸣不知道”

    “只是独自生活、独自孤独、独自等待的时光里,偶尔抬头”

    “却发现自己还在这个漫长的时代”

    翟达合上笔帽,审视了一下整体感觉。

    没有问题即便没有使用【文艺少女的笔】,也没有戴上【动感MP3】。

    即便这是全书最重要的结尾。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早就成了一名合格的作家,除了“外挂”,还有“内功”。

    可以,人生中的第二本作品完成了。

    在前篇欢乐、中篇悬疑、后篇悲伤的整体结构中,他掺杂了大量“预言”。

    不是无谓的人前显圣,而是认为对大家有帮助的。

    比如预言了“GPU时代的来临”、“小日子对大海的污染与不负责任”、“某可怖的全球传染病发生与预防”、“芯片技术的封锁和艰难”、“AI技术的未来和基本原理”等等等等。

    真货里面还有假货,有些点到为止。

    当然,读者初次去读时,并不会注意到这些被“钝化处理”的只言片语,第一反应还是被故事剧情吸引,许多东西被的反馈可能都在十年后了,也许那时这本书早被遗忘在角落里。

    但这是属于他自己的“时空浪漫”。

    翟达合上笔记本,决定明天带去学校扫描一份电子版,然后寄给凤凰传媒。

    那边对下半部已经饥渴难耐了。

    翟达翻开笔记本电脑,登陆QQ后,给备注为“文艺少女”的联系人发了个消息。

    “我书写完了,你的怎么样?”

    ——————

    同一时间,千里之外,京北。

    虽然没有哈城那么强烈,但京北的冬天也绝对称不上“怡人”,对南方新生来说也有不小的挑战。

    京大燕园校区,四人宿舍间内,一个窈窕的短发背影,正在伏案写字。

    京北供暖要晚一些,陆思文指尖冰凉通红,时不时要放在暖宝宝上捂一捂。

    条件算不上艰苦,陆思文也不是骄纵的姑娘,她觉得还是要住在宿舍里,才能体验真正的大学生活,也期待和舍友成为朋友。

    这与物质条件无关。

    当然爸妈给她在京北买的房也不能浪费,她依然会每周去打扫一下卫生,200平的大平层,还是很能锻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

    来到梦寐以求的京大中文系后,陆思文并未有感受到想象中的“文学升华”,哪怕是久负盛誉的这里,大一学生也是一样按部就班上课。

    教学楼、食堂、各种QQ群信息乱飞还莫名多了个“京大女神”的羞耻外号。

    这给她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一些困扰

    正在书写之际,手机轻震了一下,陆思文瞄了一眼后,面色一喜,是翟达的短信!

    “我书写完了,你的怎么样?”

    陆思文小脸一僵、头一垂,短发从耳后散落在眼前。

    粉嫩的嘴唇呼出一口“丧气”,感觉魂都弱了几分。

    怎么就写完了前段时间问不还一直说“最近在忙别的事情”么一眨眼就结束了?

    翟同学怎么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