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市场反馈,好评如潮!
    “李哥,今天喝点什么?还是皇家礼炮么?”

    “我在你们这存了几个炮了?喝腻了,今天喝点清淡的,上啤酒吧。”

    “好嘞,这就给你上青島!”

    喧闹的夜店里,此时已经人满为患,年轻的男女享受着摇摆和声浪,年长的男女享受着年轻的男女。

    最C位的卡座上,寸头大哥搂着貂皮小妹,心里一阵腻歪:“一天天的就青島就没点外国啤酒?”

    经理想起了什么,说道:“还真有,今天店里刚送来的,叫什么印度淡色后面还有个英文”

    他转头问后面的服务员确认了一下:“印度淡色艾尔IPA,精酿啤酒,给您上这个?”

    寸头大哥意外道:“行啊,都整上精酿了?我在京北喝过,你这正宗么!”

    “正宗哥,绝对正宗,印度原装进口!”

    寸头大哥愣了愣,失去了所有说话的欲望:“赶紧打酒去吧,你也没吃过什么好猪肉”

    他是这老常客的,一周至少来两回,经常带着一帮子小弟兄大妹子,图个热闹。

    甭管兄弟小不小,出来见见世面,甭管妹子大不大,手里有个盘的就成。

    钱他是有的,就是哈城这地方消费跟不上,和京北、沪上差老远了,那才是有钱人能玩出花的地方。

    不一会儿服务员端着啤酒上来,与其他台面上大绿棒子、大棕棒子不同,那带着弧度的高挑啤酒杯一看就很有质感,金黄的酒液上飘着一抹雪白,夜店灯光下还有点闪闪发光,和广告片里的一样。

    寸头大哥喝了一口,绵密的泡沫些许残留在上唇峰。

    味道不错,清爽甘洌,人都清醒了不少。

    对一旁的貂皮小妹感慨道:“哈城出能人儿了,这精酿可是个技术活,国外有,京北沪上也有,没想到这里还能喝着正宗的”

    虽然种类似乎不同,但居然比京北的还好喝。

    “小伙子,这多少钱一杯?”

    “哥,68一杯。”

    “多打几杯,我这人多”

    “呃哥,这酒第一天来,没多少,数量不一定够”

    寸头大哥一瞪眼:“那你还不快点!看我干啥啊!先打个二十杯摆我桌子上,今晚我就喝这个!”

    同一时间,另外一家格调清吧内,周末也是客人满座。

    比夜店安静一些,但也不多,男男女女穿着匹配“酒吧”氛围的装束,享受着更含蓄一些的夜晚。

    08年,在酒吧里喝一杯绝对是值得重视的事情,穿着、妆容多少都要收拾收拾,不喷点香水都不好意思往里去,甭管平时裤衩有没有窟窿,进了这门,都得拿捏点小资情调。

    一位窈窕婀娜,面容精致的女子,一手拿着小瓶的黑“百葳”,一手拿着小巧的数码相机,不断做出可爱的表情,十连拍后一张一张删,然后再十连拍,周而复始。

    这时一服务员端着托盘从身旁路过,其上放着一杯特殊的啤酒引起了美女的注意。

    金黄的颜色,白色的泡沫

    “老妹儿啊,你这端的是啥啊?”

    “你好,这是我们今天的新品,精酿艾尔”

    “夺少钱一杯啊,给姐整一个,哎呀这个色儿真好看,拍照绝对上相!!”

    “48一杯,不过今天这酒数量不多,已经没了”

    相同的反馈在各个不同的酒吧、夜店里上演,精酿啤酒的造型和定位完美切合当前时代的消费需求,独特的口感和造型成为了“夜生活”的宠儿。

    想来很快,附近就会刮起一阵风靡,并且影响越来越大,连带着“越达餐饮”的销路越来越广。

    需求旺盛,但普通店想要自己弄可不简单,30万的进口设备可不是轻易能下决心买的,更何况还考虑酿造水平问题。

    有时候“技术”离市场很远,有时候又很近,当两个都存在且技术独占时。

    可以粗犷的理解为“垄断”。

    酒吧里那位拍照的美女有些遗憾,但看着服务员将澄黄的酒杯放在身后一张桌子上,只有一个年轻男性在独饮独酌。

    美女张口道:“哎大兄弟,你一个人儿么?姐能和你打个商量不?姐请你喝点儿别的,你那杯能让给姐不?”

    年轻男性挑了挑眉毛

    “呃这杯算我请你吧,你拿去就好。”

    那美女也是挺特别的,二十多岁的身段,十七八岁的脸,偏偏操着五十岁的口音年轻男性心想我来东三省也有些时间了,碴子味属你最正宗。

    这是顶配的劳斯劳斯,配了个20块的收音机。

    “唉呀妈呀~真直爽”

    翟达干笑着让服务员拿走,心说喝吧喝吧,都是客户。

    反正回基地有的喝。

    大概等了五分钟,吴越推开门走了进来,他穿不惯羽绒服,感觉鼓鼓囊囊的,穿着风衣。

    一进门,坐在吧台后的经理就眼睛一亮:“越哥!欢迎光临,今天喝点啥?”

    离得近的几个客人朝这边看了一眼,好奇经理为啥这么热情,进来了什么大人物。

    吴越随口道:“给我整杯自家的酒就行。”

    经理尴尬道:“越哥没了已经,我还正要求您呢,明天能多送点么?”

    吴越看了看手表,这才九点刚刚进入酒吧的高峰期,就已经没了么

    “那不喝了,给我来杯柠檬水吧。”

    “越哥那进货的事儿”

    “回头再说。”

    吴越穿过人群,下意识数了一下精酿啤酒杯的数量,虽然已经售罄的情况下数杯子好似没啥意义

    最后坐在翟达面前,笑道:“你也没喝着?”

    翟达摊了摊手:“中间有一家喝到了,还不错,就是打酒的水平欠缺点。”

    今日是“越达餐饮”供货的第一天,两人约着一起扫店,考察一下市场反馈,询问一下饮酒的客人。

    目前来看好评如潮!

    之前两人对市场的判断没错。

    “打酒水平挺影响质感的,我准备回头派个人儿,给各个店的培训一下。”

    “怎么你今天口音也变重了”

    “有么~我咋没感觉捏!”

    目前精酿基地已经招了5人,其中两人和宋武一起学习酿酒打下手,两人和许学军一起制造新的设备,剩余一人和王小龙跑送货。

    而且还在以极快的速度扩招。

    在设备层面,前天第二套精酿设备已经完成,有了第一套后速度变快了一些,但距离30台的预期目标还很遥远,为了不干扰酿酒工作,也为了日后“法拍杂物”来了有地方堆放,翟达让吴越把隔壁一间80平米左右的商铺也租了下来。

    在酿造层面,虽说七天前宋武才开始酿造第一罐,但这活是不停息的,每天酿新的,放一边慢慢发酵,不断酿造不断启封,才能源源不断,目前日产量才700升(工序流程尚未精简优化,单套设备产能未拉满),下周能达到1500多

    新增的五人中都是普通员工,开了一份比劳动力市场略高的工资,其中许学军手下两个贵一些,一个月2300,以前都是干汽修的,懂技术的终究值钱些,而剩下三人则是1500。

    刚来哈城时没注意,此时开始做事业了翟达才发现,单看普通人,这里薪资水平并不比东阳县高太多,大概只多个10%-15%,但消费却比东阳高不少。

    与乌托邦不同,那时大家都是同学朋友好兄弟,联系纽带比较紧密,精神面貌也更纯粹,但这次“越达餐饮”是社会招聘。

    所以这家公司未来特别的“分配方式”,目前尚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人终究会越来越多,然后因为各种原因筛选和离去,此时和人谈这些,人家未必信,信了可能反而更麻烦。

    甚至包括宋武这样的核心成员,也只是模糊的说了个“以后做成了大家一起挣钱”。

    乌托邦理念是翟达和吴越两个乌托邦人的理念,但不是复制粘贴就能用的东西。

    乌托邦那时是因为彻底解散了,“越达餐饮”可不是只干几个月。

    等有所成就,大赚特赚了再说不迟,现阶段他和吴越的投资都还没赚回来呢。

    理想是要有的,实干是要稳的。

    小鬼是一定会有的,开除是不会手软的。

    正汇总着各个酒吧的情况,刚才那辆配着20块收音机的劳斯莱斯美女,大体是用那杯精酿拍够的照片,心满意足的收起了粉色数码相机。

    然后端起酒杯,一口闷。

    这就很难不引起翟达注意,眼睛都瞪大了。

    这喉咙里不带阀门的?

    美女拎起小包包,妖娆摇曳的朝外走去。

    王者级别的身段,引得不少男同志回眸几个正在调动勇气准备搭讪的人心里一阵可惜。

    当然也有被口音震慑住的,即便本地人也知道口音越纯,人越彪

    门口停着一辆劳斯莱斯,美女上车走了。

    翟达:

    我刚开玩笑的,你真有劳斯莱斯啊

    吴越好奇的看过去:“怎么了?”

    翟达摇摇头,一点小事,解释起来也很麻烦。

    反倒吴越看到劳斯莱斯离开,想起了一件事:

    “对了,前段时间你让我查的那辆车有结果了。”

    翟达眼睛一亮,果然忙起来就容易遗漏琐事。

    “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