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长难句都源于生活
    逐渐入秋的校园里,翟达和卢薇悠闲的漫步中。

    翟达右手微微抬起,可以看到无名指戴了一个戒指,或者说一个哑光金属圈。

    手腕轻轻一抬,一张【小丑扑克】凭空出现在手中,随手甩了出去,金属扑克牌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最后又回旋到了翟达手中。

    不错,“护腕发牌器”1.0正式版彻底完成了。

    将无名指的“戒指”掰开,可以看到下方连着丝线,一出溜就缩回了袖内。

    1.0版增加了一个触发机制,以实现单手操作,一根拉环可以当做戒指戴在手指上,手腕一抬就能以较小力度发射。

    动作幅度越大,发射力度越大,如果想以最大力度发射,就要用另一只手拉扯了,用牙咬也行,就是不怎么优雅。

    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制造这些小东西,总有一天能自己制造【装备】出来。

    正式上课已经一周了,这一周里翟达可以说忙中有序,大体上恢复了之前毛纺中学时的学习规律。

    早八晚八、累成麻花。

    随着对大学课业强度的了解加深,翟达心里有了一点谱,如果想按照原计划压缩基础课程时间,得选择“跳课上”的模式。

    他不是吃不了天天五节大课乃至六节大课的苦,而是希望拥有更高的效率。

    个别科目自己默默把挂开了就成,日常上课没有太大必要。

    比如“近代史”、“思政”这样的科目,靠着抄写记忆和临时抱佛脚足够拿到一个好成绩了,大可不必每周花一个半小时,一直上到期末。

    还有一些诸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这样的课程,自己和卢薇solo即可,神舟尊邸的定制大书桌已经到货,又可以和小木头快乐双排了。

    不过这样的话就需要老师“平时分”别扣他的,翟达觉得让专属导员江小白协调一下问题不大。

    否则怎么体现“一生一策”?

    这件事已经交给对方去询问了,是个麻烦事,即便有着校领导的授意,也得一个一个任课老师去确认疏通。

    翟达将扑克牌不断飞旋抛出,最后又回旋着落入掌心,轻松写意。

    卢薇抱着书本,亭亭玉立,今日没有扎马尾,而是盘成一颗大团子束在脑后,是早上和翟达晨跑留下的发型。

    两人都比较引人瞩目,不少人投来目光。

    兜内手机轻震,来了一条短信,是吴越的。

    “晚上有时间出来么?有事儿商量。”

    这家伙最近神出鬼没的,虽然住在一个小区,也没碰见过几次。

    “我最后一节课下了要八点了。”

    “没事儿,越晚越好。”

    于是翟达回复道:“发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地址发到了手机上。

    翟达看了一眼,居然是个酒吧,叫什么“OPEN”,不知道吴越什么意思想喝点小酒?

    ——————

    晚上最后一节下课后,翟达将卢薇送回家,自己则骑上了二八大杠,去往吴越说的地方。

    骑单车去酒吧,该省省该花花。

    “OPEN酒吧”距离哈工大不远,准确的说完全在一个商圈里,如果从校园侧门出来,大概一个路口可达。

    翟达平日进出都在正门,所以对这里并不熟悉,远远地看一条街都灯红酒绿的,颇为热闹。

    大城市是不一样,果然有夜生活。

    一长串招牌里,ktv、酒吧、足浴都很多,虽然这些特质和正气凛然哈工大有些不搭,但这世界毕竟不是围着学校转的,作为老市区,有这种密度的商圈倒也正常。

    估摸着学校里的人也是这里消费的常客。

    翟达将二八大杠停在路边,留了个心眼专门停在保安亭门口。

    虽然在一般人看来,这台二八大杠的价值可能还没有翟达配的最高级车锁贵。

    但万一呢?万一小偷脑瘫了呢?

    “OPEN酒吧”是一家主打逼格的清吧,吧台、酒保、音乐,仅此而已,没有群魔乱舞的小姐姐,也没有一秒钟八个假动作按钮全撸一遍的U盘DJ。

    更没有假装正常服务陪你玩色子最后买单的时候问你要三百块还喝的是你的酒让你觉得早知道收费我何必光玩骰子的穿的很严实的女服务员。

    长难句来自于生活,少一个字翟达都说不明白。

    吴越坐在角落里对翟达招了招手。

    翟达坐下后问道:“怎么了?遇见啥事儿了想借酒消愁?”

    吴越笑了笑道:“找大佬给参谋一下,看看我这个想法靠不靠谱。”

    翟达意外的看了对方一眼,然后又四处打量了一下这个空间。

    “你不会是想开酒吧吧?”

    这倒是很符合一些手上有点钱没事儿干自以为是有逼格的好生意呼朋唤友一起投资然后发现一个专业人士没有开店几个月血亏几十万的那种情况。

    不要问,问就是源于生活

    翟达直接一盆冷水甩在吴越脸上:“别碰,搞不了。”

    “咱东阳县没这种东西,所以你可能觉得新鲜,或者觉得有个自己的小酒吧小咖啡厅很有逼格,招几个年轻漂亮的服务员啥的,但这都是陷阱,中产阶级三大陷阱之一。”

    吴越挑了挑眉毛:“虽然不是这么个事儿,但我很好奇三大陷阱是什么?”

    翟达:“投资开店、国际学校、扶三上位。”

    吴越表示不太懂,但先记下了。

    “我还真不是想开酒吧,而是找你来看看”

    翟达顺着吴越手指的方向望了过去,疑惑道:“很大,就是穿的有些老陈,然后呢?”

    吴越:“你觉得多少钱能拿下?”

    翟达皱眉道:“你这样很不尊重人,想认识可以去礼貌的搭讪,哪有直接问多少钱的。”

    吴越一愣:“我是说那套设备,你往哪看呢”

    翟达第二次转头,才意识到吴越说的是什么,主要是那玩意儿在他脑海里相当于“背景”,和这些桌椅、灯具、墙上的柜子没有任何区别。

    绝不是刚才自瞄系统被打开了。

    那是一套精酿啤酒设备,三个黄铜色金属桶被各种管路连接在一起,每个大概只有几立方米的容积。

    设备在吧台后方,可能老板觉得这玩意儿本身也颇有“装饰作用”,所以大大方方摆在吧台侧面,占据了不小的位置。

    翟达微微皱眉他觉得稀松平常,但细细一想现在是08年这东西确实应该少见的。

    吴越见两人思路终于对上了,开始介绍情况。

    “我这周在哈城逛了好多地,尤其是哈工大附近,大小酒吧40多个”

    翟达抬手打断道:“等等,多少?四十个?四个吧!”

    四十是什么概念这是什么酒池肉林么?

    “不,就是40多个,准确的说是46家,我没夸张,这条街上就7家,附近这样的路还有四条,零零散散的单独小店也不少,你别光想哈工大,这也是哈城的老市区。”

    吴越将一杯在翟达看来稀松平常的深色啤酒往前一推,示意翟达尝尝。

    “这种精酿,我来的路上只在京北看到过,是非常时髦的东西,喝起来风味确实不同,价格是普通啤酒的1.5倍以上,而且只要有的地方,大部分都会选择喝精酿。”

    翟达喝了一口,很普通偏苦,有些浑浊。

    其实90%的人喝不出啤酒好坏,最多只能以“个人习惯”来判断,包括翟达。

    他喜欢容易入口有回甘的,但有些人喜欢带特殊风味的,比如什么果香、木香

    当然更多的人是以“装逼”为评分标准,觉得够装逼就行,哪怕是带着浑浊沉淀,也能硬说“好的精酿就系介样子的”。

    这就和红酒因为储存不当结了酒石不懂酒的客户老大哥硬说红酒越陈越香哪有过期说法导致被迫喝了一肚子酸水是一个道理。

    抱歉又是长难句。

    吴越越说越兴奋:

    “我家就是开餐厅的,最清楚酒水有多赚钱了,不是店赚钱,而是经销商赚钱,我爸就经常说,供菜的都是辛苦钱、供酒的都是白捡钱。”

    “只是以前各品牌在各地都有经销商,厂家和经销商都不会允许无序经营,但这种精酿却可以打破这种区域经销的模式,给其他人供酒,甚至不需要复杂的资质,有正常餐饮资质就行,就比如这家酒吧。”

    “我觉得未来这东西市场很大甚至有可能成为啤酒高消费的主流,进酒吧喝精酿将成为标配,最重要的是不用去管那些经销商很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