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一次进博物馆!
    第二天一早,一大一小两人就等在了酒店门口,是刘海的妻子王玉蓉和女儿刘喜。

    这母女两人今天会陪同他们去鲁省博物馆。

    刘喜十五六岁的模样,昨天饭桌上也见过了,小圆脸也是挺俏皮讨喜的姑娘,今年初升高,目前正在暑假中。

    刘喜见到翟达立刻蹦蹦跳跳跑过来,手里还拿了一本《漫漫吕途》。

    “小叔!你能帮我签个名么?”

    昨天她酒桌上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个“状元小叔”居然是作家,而且好像还很有名,立刻回去在同学群里炫耀了一番,连夜找了一本来要签名。

    书她还没看,但看封面一定是甜蜜撒糖的爱情故事吧?

    翟达自然没有拒绝,写上了:“祝小侄女学业有成”,给亲戚的自然比给书迷的特别一些。

    依旧是昨天那辆桑塔纳2000,开车的换成了王玉蓉,得知人家专门请假一天后于晓丽愈发不好意思。

    鲁省博物馆就在市中心内,开车十几分钟就抵达了,不过王玉蓉似乎停车遇到点问题,一个侧方位前后打了十几把进不去,看得出平时不怎么开车。

    急的她想叫路过的男同志帮个忙,最后翟达表示自己可以来。

    “可以么?你有驾照么?”

    翟达点点头:“暑假拿到了。”

    关于驾照,只能说小地方下料就是猛,八月初他花了几天就拿到了驾照,付出的代价只是在培训费之余多塞了两条硬中。

    前世毕竟开车多年,练车场里证明了一下自己确实没问题后,驾校立刻就安排了考试,科目一到科目三都是一遍过(科目四是12年才有的)。

    隔几天去一次,满共花了翟达不到三天时间。

    翟达上了驾驶位,两把入库一把调整,算不得多高的水平,但也远比王玉蓉强。

    一行人朝着博物馆正门而去,随后检票入场。

    入场前,翟达深吸了一口气,已经做好了“满目装备”的心理准备。

    他得到系统后一直觉得“博物馆”这种地方绝对全是宝贝,虽然可能无法入手,但也值得来探究一番,以此进一步增强对系统的理解。

    可惜不要说东阳县,附近的迁市都不配一个正儿八经博物馆,就一直没成行。

    鲁省博物馆虽然不是全国首屈一指,但也算很能打的了,他很好奇会得到多少惊喜

    但结果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

    博物馆招牌之一,鲁王墓展区内,翟达盯着面前的展示柜有些疑惑。

    “描金云龙纹白玉佩”。

    根据文字描述,这应该是明代鲁王的随身正器之一,是身份的象征,但系统没有给出任何提示。

    顺带一提,鲁王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

    一旁另一件,则是“九缝皮弁”,是一顶样式非常复杂的“冠”,理论上也是鲁王身份的象征。

    但依旧没有系统提示。

    九旒冕、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织金盘龙纹黄缎袍一个个名字牛逼上天的东西,却没一个是“特殊物品”。

    翟达颦眉思索了片刻,得到了一个不算严谨的推论。

    之前自己可能想错了,觉得博物馆里应该满眼都是蓝色、紫色装备,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系统判定是根据其缠绕的“念”决定的,与主人身份是否尊贵无关,更与年代无关。

    一个乞丐也可能迸发出强大的“念”,鲁王并不意味着在系统这里有加成,况且这位在历史上也是个“负面角色”,因为喜好“金石之道”不到二十就把自己玩寄了,被自己父亲给了个贬损的谥号:“荒”。

    简单来说,这是个渣渣,除了出身高贵啥也不是。

    二来,这里展出的是陪葬品,规格上极高,但不代表真的就是鲁王使用过的东西,说不定都是下葬前紧急制作的

    这种情况应该会普遍存在于各个“大墓文物”范围内,真正原主人随身物的比例并不会很高,系统并不会因为它“听上去牛逼”就给脸。

    什么“九缝皮弁”,物质上也不过是竹、纱、皮罢了。

    至于第三个原因,则是翟达听到一旁旅游团讲解导游的话,才反应过来。

    当时有人指着那“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道:“这个好漂亮,这么久都不掉色?我去过兵马俑,全都掉色了。”

    导游神秘一笑:“你发现了盲点,其实大家在博物馆看到的也不全是‘正物’,也有复制物和仿制物。”

    “一般而言,材质易腐易坏的、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光照影响的,以及特别重要的,展出的都是复制物或者仿制物,毕竟玻璃罩子里强光一直打着,每天那么多人拍照,大部分文物都扛不住。”

    “只有那些材质比较皮实的,且仿制、复制难度较大的,才会展出‘正物’,当然也和博物馆自己的策略有关,偶尔一些展品的‘真伪’会调整轮换。”

    下方有人嘲讽道:“那肯定是领导来视察了,就换成真品呗~”

    导游没搭话,只是笑了笑,这就不是他能知道的了。

    翟达这才恍然大悟。

    左右看了看,好家伙,原来大部分都是“假货”啊!

    让他兴趣大失。

    身份重不代表“念”强、陪葬品未必真的被使用过,加之一大半是专门展览用的“复制物”几相加成,确实出现“特殊物品”的概率大大减少。

    但毕竟这好几层楼呢,每层都几千个平方,他觉得高低还是能找到点有趣东西的,也就强打精神继续参观。

    那旅游团导游还挺能说会道的,翟达一行索性跟在后面蹭个讲解,对方也没驱赶。

    直到半小时后,并非真的对文物古董感兴趣的翟达都逛困了的时候,他终于看到了第一件“特殊物品”。

    这件展品属于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不知为何今日正品在此,博物馆给的名称叫:“祖辛方鼎(商)”

    可以说大名鼎鼎,甚至翟达感觉似乎在教科书上看到过来自3000年前商朝晚期。

    而系统给出的反馈却完全不一样:

    “恭喜宿主,发现蓝色特殊物品【举族烹人鼎】:该鼎内累计烹煮过五百多位祭品,男女老少火力全开!”

    “所有权:未拥有,未激活。”

    “装备效果1:此鼎拥有者的家族,凝聚力增加200%。”

    “装备效果2:此鼎拥有者家族,随时间潜移默化会失去同理心、同情心。”

    “装备效果3:烹人肉质细嫩,可赛羔羊之鲜美,免除朊病毒威胁。”

    “特殊效果→血口烹人:???”

    “解封任务:???(需取得所有权方能查看)”

    “备注:举族在商朝地位尊崇,祭祀无数,但数百祭品的冤魂依旧抵不过举族人的狂热信念,所以并未体现在这尊鼎中。”

    翟达:

    这对么?

    什么叫“血口烹人”?什么叫赛羔羊之鲜美?

    他甚至不想知道这鬼玩意“解封任务”是什么!

    诡异的【枪决老榆】和它相比,都能称一句“中正平和”了。

    翟达默默拉开了一点距离甚至有点无法直视那青铜器上的斑驳

    商朝亡的不冤

    第二件特殊物品还算正常些,也是这边的镇馆之宝之一。

    博物馆给的名字叫“鲁国大玉璧”,是战果时期鲁国古王都出土的,一个直径三十多厘米的巨大玉盘。

    可能是因为这种玩意儿不可能仿制的出来,玉也属于比较皮实的材料,真品被展出在外面。

    但系统给的名称很搞笑。

    “恭喜宿主,发现白色特殊物品【东躲西藏的玉】:宫人羊为了保护这块重宝,东躲西藏三十年,甚至不敢出门一步,全靠家人送饭送菜供养。”

    “所有权:未拥有,未激活。”

    “装备效果:怀抱此玉,些微降低存在感。”

    “备注:抱着它,你就不显眼了,真的。”

    翟达:

    好吧,系统果然神奇,让他窥得了几千年前,即便无数专家也不可能得知的隐秘,但就是装备效果有点搞啊。

    这么一个他看都觉得是奇宝,如此巨大、价值连城的千年玉璧,搁系统这只是个白色装备?

    而且赋予其“念”的故事感觉很幽默啊

    神他妈抱着几十公斤的玉璧就不显眼了,怀璧其罪没听说过?

    看来“文物”也不见得是寻找“特殊物品”的好方式,随机性太高了。

    直到翟达走入了最后一个展区。

    与之前那种华丽、玄妙的展馆布置不同,这里要普通了许多,深红色的主色调,代表其深红色的历史背景。

    墙壁上贴满了解说文字和塑料材质的讲解。

    如果忽略在博物馆内的事实,你甚至刚进来会觉得是走入了某国企单位的“风采展示走廊”。

    但这里,却是翟达看到“折线”最多的地方。

    一块满是弹孔的门板:

    “恭喜宿主,发现绿色物品【死斗木门】:隔着一扇木门,20位战士携带重要信件,和100日寇死斗一夜。”

    “所有权:未拥有,未激活。”

    “装备效果:持有者一方生命力+20%,最多覆盖20人。注:生命力会因为外伤不断流逝,并非数据化的血条”

    “特殊效果‘死斗’:无论遭遇多大战损,持有者一方都不会产生投降、放弃之心。”

    “解封任务:独自或带队,完成一次被旁人认为是必死的任务。”

    “备注:国仇家恨,一步不退。”

    陈旧的步枪。

    “恭喜宿主,发现白色特殊物品【父死子继步枪】:这杆步枪硕果累累,却换不回主人的平安归来。”

    “所有权:未拥有、未激活”

    “装备效果:对日对美特攻,百分百致命伤。”

    “备注:打光两代人,为了第三代,血滴入焦土时,他们已把明天的晨光缝进子孙的瞳孔。”

    冲锋号。

    “恭喜宿主,发现蓝色物品【无悔的冲锋号】:当它响起的时候,敌人会感觉到恐惧。”

    所有权:未拥有,未激活。

    “装备效果1:吹响此号,全战役范围内,己方获得肾上腺素强化,至死或至胜。”

    “装备效果2:吹响此号,全战役范围内,敌方获得胆怯负面效果,至死或至胜。”

    “装备效果3:???”

    “特殊效果‘壮志凌云’:???”

    “解封任务:???(需取得所有权方能查看)”

    “备注:断骨为笔,血书青史,脊梁就是属于那个年代的青铜器。”

    翟达吐出一口浊气,站在与那些千年古物相比其貌不扬的冲锋号展柜前,沉默不语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这些才是缠绕着浓重而深刻“念”的“特殊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