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乌托邦恐怖的盈利能力
    在卢薇执意要求下,翟达硬是背了十二本《漫漫吕途》出来。

    你别说文化果然有分量哈!

    只是左算右算都是亏的,他大可以让凤凰传媒给自己寄一箱。

    双方约定的版税比例是8%,以市场行规来5-10%来看,已经是新人作家里最大限度优待了。

    而《漫漫吕途》定价38.8元,以这本书的长度和新人作者来说也算高的了,设计感和质感起到了一定作用。

    所以卖出一本他个人的版税收益只有3块出头。

    但卢薇在书店买,则要接近40一本,小木头直接豪掷了近五百块钱。

    这是他认识卢薇以来,见过她的最大花费!

    也不能说毫无意义

    至少GDP上去了!

    拎着沉重的“文化”,翟达拦下了出租车,去往了洛川路99号。

    距离上大学还有很久,他倾注心血的“乌托邦”可不能荒废。

    一进入院子,就看到小伙伴们正在热烈讨论,叽叽喳喳。

    见到正主来了,众人立刻围了上来:“状元郎!状元郎来了!”

    立马有人提醒道:“还有一个呢!卢薇也是状元!”

    “状元娘也来了!欢迎状元娘!”

    放眼一看,今天乌托邦里人格外多,其实正式加入乌托邦的也就十二个,而且还算上了吴越、范俊伟,今天却至少有快四十号人了。

    有八班的,也有其他外班小伙伴的朋友,甚至有外校的。

    原本这边在搞创业,东阳县高三这一届知道的不少,但没谁闲得无聊专门跑过来,最多就是QQ上问一嘴,今天显然是冲着翟达来的。

    翟达也不好驳了众人面子,毕竟理论上同届生

    都是他的潜在客户呀!

    兄台我看你面相,定是分数羞涩有难言之隐,价值2000块的志愿辅导了解一下?

    翟达迅速和众人打成一片,卢薇则乖巧的接过那装满《漫漫吕途》的手提袋,安静的站在边缘。

    忍不住从袋子里拿出一本,静静观赏。

    怎么看怎么喜爱!

    但很快她就想错了今天她也是主角!

    十几个女生很自觉的往这边凑过来,零帧起手就是唠:“卢薇学姐对吧,你好你好,我是一中的刘乃薇,我们名字都带一个薇字呢!”

    “我是王曼,学姐你是上届的?我们都是毛纺中学的呢!”

    “我高三八班林舒遥我们我们都是女的呢!”

    卢薇对这种情况非常陌生,僵在那里:“你好嗯.”

    然后就不知道怎么做了,配合其脸上既没有友善的笑容,也没有不善交际的尴尬,看上去就有种很冷淡的感觉

    尤其是在女孩子眼中。

    “这是翟达写的书么?我听群里有人说,还没机会买到呢!”

    “哇塞!这么多!能卖我一本么?”

    这次卢薇有反应了,袋子一拉警惕的抱在怀里,侧过身去:“都是我的。”

    众女生:

    这个女状元好像有点不太对劲长得这么好看,似乎是个书呆子?

    好吧,似乎也不奇怪,要不人家是状元呢!

    人越围越多,越来越近,卢薇只能

    退退退!

    一路退到了墙角。

    还好一个女生及时喊道:“大家别往前凑了,这么大院子把人都逼到墙角了。”

    卢薇寻声看去,那个女生她居然有印象

    曾经相同的公交车站,那个经常拒绝别人表白的女孩刚才说自己叫林什么?

    是个女的。

    林舒遥在女生中还算有些威信,而且确实不该给女状元堵在墙角,众人这才散开。

    而林舒遥也在偷偷打量卢薇。

    不可否认,这个卢学姐样貌确实极好,不是那种依靠衣着和打扮支撑起来的而是

    五官硬美。

    真的很漂亮。

    整体的气质就一个词,干净,非要再加的话朴素和冷淡。

    很难想象这两个感觉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但在女状元的身份下,长相其实成了次要标签了

    如果说美丽上自己投入点成本和耐心打扮,还有心气一较高下,女状元

    估计投胎也没用。

    这就是传说中翟达的女朋友?

    看刚才的样子,两人好像也不是但总归关系密切是逃不了的,据说总是双入双出。

    林舒遥发现卢薇在盯着自己看,眼神比自己还直勾勾的,一时有些不好意思:“学姐你看我干什么?”

    卢薇摇摇头。

    就在林舒遥打算多问两句的时候,人群中央翟达拍了拍手,朗声道:

    “各位,感谢你们来乌托邦捧场,不过接下来我们还有体验课要上,感兴趣的可以留下来旁听一下,加把椅子的事儿,但我们现在得去工作了。”

    乌托邦“正式员工”立刻进入工作状态,无论翟达和卢薇都是他们朝夕相处的同事,确实不差这一会儿寒暄。

    不过一些凑热闹的喊道:“翟同学,我们也想来加入乌托邦打工。”

    “对,我也想,我可以不要工资!”

    聊起这个,人群又一次喧闹起来,林舒遥一听也顾不上卢薇为什么盯着自己了,小跑着凑了过去举手道:“我也要”

    翟达:“抱歉,我们这招不了这么多人,大家感兴趣可以联系李海莉,我们根据情况可能会加人”

    角落里的李海莉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低头

    嘿嘿~

    缺人手是真的,但都要是不可能的,良莠不齐。

    看李海莉吧,她的“筛选”可是很严格的

    之后的大半天里,乌托邦继续正常运行,一部分人在洛川路99号,另一部分人则拿着印有“状元创立、状元秘诀、状元授课”的新传单,去往之前几个固定位置地推。

    以往一沓传单能发两小时,今天半个小时就被抢空了。

    “哎~早上听人说我还不信呢,散装状元真出在咱东阳?状元还给人上课?!”

    吴小妹自信道:“那当然,叔叔你带孩子一起来,我们有独家学习技巧传授,可以纠正学习习惯。”

    这实在太有说服力了!

    这和泰森教你打拳击,NBA形象大使教你打篮球有什么区别?!

    传单很快被一抢而空,都不用往外发,甚至还得往回拽:“一人一张你怎么能拿三张?还给我”

    一沓接一沓,发传单的小伙伴赶紧去加印,打印店的机器都烫手。

    最后还是下午时翟达叫停了这件事,无他根据现在的态势,乌托邦招生很快就会超过他们的运转能力。

    因为今日洛川路99号的体验课也是爆满,不但转换率惊人的达到了70%,还有人拿到传单不预约,直接当天来堵门的。

    学员增加速度远超实际可消化数量,而且至今一门课没上呢,翟达怕出问题。

    下午五点,最后一节体验课结束后,翟达找到了主抓销售的吴越。

    吴越按着计算机一顿加加加:

    “今天一共四节体验课,一共接待八十四人五十七人当场付款,比之前所有招收的还多”

    “销售收入十七万一千一天!我的天爷客单价3000块左右早知道这么猛,当初应该租一栋正儿八经的大楼!这里还是小了!”

    翟达翻了个白眼:“可把你能的,一整栋大楼,即便招生能招满,我们玩得转么?”

    “规模越大、事情越多,事情越多、管理越乱,管理越乱、规模越小,所以规模越大、规模越小。”

    “洛川路这边九间房,排除纠正室和办公室剩七间,好好弄就得了,排课更合理一些、早晚时间拉长一些、还能挤出些容量。”

    七个教室满员210人,挤一挤250人也是能坐下的,一天十个课时(晚上还有两小时),也就是可消化2500课时每天。

    当然这要在学员全拉满,且排课规划合理的情况下。

    一课时四十块,意味着一天的“理论收益”就可以达到十万,还要加上“志愿辅导”不会占据太多空间。

    而乌托邦暑期突袭班,理论上要开两个月至少这是大几百万的收入。

    08年,大家的金钱观还比较朴素,大几百万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还是在小县城里,被一帮学生弄出来的。

    无怪乎吴越咋舌。

    翟达道:“明天开始就正式授课了,先稳一手,我回头给你一个名单,再去多拜访一些老师,或者让已经有合作的老师介绍一些各科都要。”

    “我明白,两头都要发展。”

    两人对完账,翟达走出办公室看向楼下,院子里又是一大群人,早上那一波凑热闹的走了许多,但也有留下来一整天的。

    这边帮帮忙,那边打打杂,反正他们时间多的是。

    翟达道:“你带他们去聚餐吧,走公账报销,我就不去了,不然又不知道闹到几点。”

    “你呢?你也得吃吧?”

    “我?我让卢薇帮我带点就是了,今天答应了人去学东西。”

    ————

    夜幕降临,洛川路99号又变得平静。

    嬉闹兴奋的少年少女,叽叽喳喳吃饭去了

    路口处那家开着卷闸门的工坊,一个老头望眼欲穿的看着一群人离去,眼里有些期冀。

    只是最后也没人驻足,于是失望的收回目光,低头点了一根烟。

    再抬头时,一个人影已经站在了面前。

    许学军抬头看了一眼,本想夸赞两句,但话到嘴边又变成了“原味儿”。

    “你还知道来?”

    翟达摊摊手:“我难道是什么很健忘的人么?说了今天要来。”

    许学军吸了一口老烟:“你高考成绩出来了?”

    “出来了。”

    “能上大学么?”

    “全省高考状元。”

    许学军手抖了一下,平静道:“没给于师傅丢脸”

    “夸我一下你会折寿还是怎么的?”

    许学军直接丢过来一双手套:“戴上吧,别傻不拉几受伤了。”

    “你的手很宝贵”

    翟达没废话,戴上手套后道:“今天怎么说?”

    “我先带你熟悉各个基础工具,然后今天你试试锉削,从最基础的来。”

    半小时后,当卢薇拎着打包饭菜寻来时。

    翟达正在锉削一把锤子。

    许学军则坐在一旁,一边抽烟一边指点。

    翟达手很稳,也很专注,甚至没有发现卢薇的抵达。

    将饭菜放在一旁,卢薇也找了个位置,安静的坐着看书。

    只是偶尔听到奇怪的声音。

    卢薇抬头看向路边的行道树。

    是蝉鸣

    “吱吱”、“吱吱”

    视角慢慢拉远,这小小的工坊仿佛夜色中唯一的光,在略显萧条的马路上。

    背后的洛川路99号,偶有虫鸣,更远的鸡公煲,嬉笑喧天

    却都不及这里来的真实。

    两个新鲜出炉的高考状元,就选择在这么一个小工坊内,安静度过自己作为状元的第二天。

    满身浮华,亦躬身。

    头顶三花,拾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