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无上枯荣道
    黄泉殿是一个鬼修势力,乃是鬼王强者黄泉老祖创建的势力,位于西域的最南端,距离云霄山脉足有两万多里。

    黄泉殿距离白云仙城如此遥远,按理说黄泉殿应该不会跑过来搞事情才对,可是洛承很肯定这就是黄泉殿特有的手段。

    尸鬼术其实就是鬼修控制尸体的一种法术,包含尸傀术,借尸还生术等。

    洛承将洛风雅的尸体交个洛风侠,“他已经死了,刚才只不过是鬼修的尸傀术而已!”

    想到尸傀术,他总算明白为何大家相互误会,相互攻击了。

    刚才他也注意到这些熟悉的身影,而且他们的气息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不是与他们非常熟悉,甚至都看不出他们的异样。

    有这样的手段,那些鬼修自然可以轻而易举挑拨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

    想到尸鬼术,洛承突然又想到了借尸还生术。

    借尸还生不是夺舍,而是鬼修借助尸体伪装成生人一种术法。

    它可以让鬼修以活人的身份游走在仙修聚居地,而且一般的修士很难看破这种伪装。

    “赵天海!原来如此?”洛承想到了赵天海。

    赵天海的死充满了蹊跷,可是所有人都想不出蹊跷在哪里。

    现在想想,赵天海很可能就是鬼修的借尸还生。

    赵天海为何在万宝行嚣张跋扈,因为他要让自己遭到别人排斥,免得与人有过多的接触,暴露自己的异况。

    赵天海为何要死在云舸手中,自然是为了让万宝行与白云道统之间出现间隙,使白云道统在遇到麻烦的时候,不好向万宝行求助。

    他的目的确实达到了,妖兽攻城的时候,云海一直都没有向万宝行求援,不是云海不知道万宝行有强大的力量牵制妖王,而是云海知道万宝行会因为赵天海的事情拒绝他的请求。

    万宝行有万宝行的规矩,一位七品客卿无辜被杀,万宝行必须要为其讨回公道。

    若不是白云真君也是万宝行的客卿,那万宝行早就对白云道统出手了。

    而当时万宝行拒绝白云道统的求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想清楚这些之后,洛承的心情更加沉重,他环视周围的山林,最终无奈的幽幽叹息一声。

    “走吧!”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温玉问道。

    “先去万宝行!”

    洛承沉声说道。

    虽然这次万宝行没有什么损失,但黄泉殿的算计相当于打了万宝行的脸,或许万宝行会因此感到恼怒,针对黄泉殿。

    洛承将期望放在了万宝行身上,主要是他现在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黄泉殿不是一般的势力,不是他们几个仙修家族能够应付的。

    更何况城内还有势力已经在暗中投靠了黄泉殿,如此局势下,他们更是难以对黄泉殿展开有力的反击。

    所以洛承只能借助其他的力量,而万宝行无疑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不过洛承最终还是失望了,万宝行最终没有做出任何针对黄泉殿的行动。

    在得到洛承提供的信息和证据后,墨海、紫藤夫人都十分重视,但是此事涉及到黄泉殿,不是他们能做主的,所以他们就将消息传回了桃渊山。

    然而桃渊山传回来的回复就是莫要多管闲事。

    显然这是天宝真君不想多生事端。

    当然,洛承的作为也不是毫无意义,最起码他找到了幕后黑手,并且将幕后黑手暴露在世人眼前。

    在确定幕后黑手是黄泉殿之后,白云仙城诸多势力先是惊慌了一阵,但随即就放下了之前的恩怨,团结了起来。

    强大的外部压力促使仙城内部势力开始抱团取暖。

    白云道统不在,白云仙城内部就形成了以云野盟为主,千阵盟为辅的管理层。

    虽然白云仙城没有恢复之前的繁荣和稳定,但最少城内不在那么混乱了。

    再加上大家对黄泉殿有了防备,城外的争斗也变得少了很多。

    ……

    又是数月过去。

    灵源之地,静室中。

    杨正山盘膝而坐,身上的气息在生机和枯败之间不停的变幻,时而青光闪动,生机勃勃,时而灰气升腾,死气弥漫。

    他双眸紧闭,心神完全沉浸砸枯荣之道的道意之中。

    “太极生两仪,两仪化四象。春荣发于青阳,秋枯归于太阴。木德贯乎四时而有代谢,魂气乘乎阴阳乃见轮回。是以草木一秋,可见生死之机;朝菌晦朔,暗藏枯荣之窍。”

    “生者,荣之始而非永盛;死者,枯之极而非永寂。”

    “天道有衡,轮回无爽。若见双树四枯荣,非枯非荣非生灭,是名无上枯荣道。”

    “荣不欣,枯不忧。荣枯两忘,生死同流。”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猛地睁开双眼,左眼有三寸青光,右眼有三寸灰气,显得格外的怪异。

    不过青光和灰气只是一闪而逝,一双清明的眼眸就呈现了出来。

    “枯荣之道!”

    杨正山若有所思。

    他没想到自家会突然进入了感悟状态,并且这次感悟收获很大,比上一次还大。

    上一次,他是靠着道意圣莲的莲子触摸到了枯荣之道的门槛,而这一次他只是靠自己机缘巧合的顿悟就迈入了枯荣之道的门槛。

    “生死枯荣,非枯非荣非生灭,是名无上枯荣道,此乃长生大道!”

    他的眼中闪过一抹精芒。

    他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往长生不死的大道,真正的长生不死。

    而且他似乎还领悟了一个了不得的能力,准确的说是神通。

    杨正山缓缓站起身来,背生法力圆盘。

    六尺长的圆盘呈青色和灰色两种颜色,如太极阴阳鱼缓缓旋转。

    “生死枯荣,哈哈哈~~”

    杨正山感受着背后的法力圆盘,忍不住激动的大笑起来。

    以筑基修为领悟神通,这在仙修之中绝对是超绝的存在,因为神通是金丹修士的专属,杨正山从未听说过有人能在筑基期领悟神通。

    他不但领悟了神通,而且领悟的还是枯荣神通。

    “青阳起,万木苏,我言即春万物生!太阴落,百草折,我言即秋万物枯!荣非生之始,枯非死之终,二者如环之无端,如光之两面。生死本一体,枯荣铸如轮。”

    杨正山轻声念道,灵识扫向身后的太极枯荣图。

    这一次他的收获真的很大,而最大的收获就是背后这道太极枯荣图。

    太极枯荣图乃是杨正山的感悟所化,是他感悟的枯荣之道的外显,亦是施展枯荣神通的根源。

    “可惜,还是弱了点,若是再强一些,金丹修士,老夫也敢碰一碰!”

    杨正山不无惋惜的说道。

    枯荣神通最大的能力就是生机和死气轮转,即剥夺生机或注入生机,剥夺死气或注入死气。

    这两者是相通的,生死轮转,枯荣转化,剥夺生机即注入死气,注入生机即剥夺死气。

    再简单点理解就是剥夺寿元和注入寿元。

    之前杨正山无论是剥夺寿元还是注入寿元,都要遵循十比一的比例,并且只能缓慢的进行,根本无法用来对敌。

    而现在虽然也遵循十比一的比例,但却可以瞬间施展。

    如果在战斗中,杨正山可以瞬间让对手失去十年的寿元,而代价就是他要消耗百年的寿元。

    代价很大,但却是一个让人感到恐怖的能力。

    关键是杨正山可以补充自己的寿元。

    以草木之生机补充自身的寿元。

    心念一动,杨正山出现在灵源之地北部的一片茂密的山林中。

    林间草木横生,生机勃勃,高大的树木已达十余丈,其中不乏各种灵草、灵药和灵树。

    “太阴落,百草折,我言即秋万物枯!”

    杨正山悬立在半空中,口中低声念道。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周围的草木间缓缓飘出一缕缕青色的生机之气朝着他汇聚。

    周围百丈内生机勃勃的树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下去,而杨正山却被浓郁的生机包裹,身后的阴阳枯荣图缓缓转动着。

    大概过去了一刻钟,浓郁的生机灵气才被杨正山吸收感觉,而山林只剩下一片枯黄。

    而这一刻钟的时间,他的寿元增长了一年之久。

    “再来!”

    杨正山身形一闪,又出现在旁边的山谷中,继续掠夺着草木的生机,一次两次三次,杨正山完全沉浸在寿元增长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不过半天的时间,方圆十余里的山林就被他祸害的不成样子了。

    这里一片枯黄,那边一片枯黄,之间还有一小片草木却是茂盛无比,原本的青山仿佛被拔了几十个火罐一般。

    直到杨正山感觉到神魂颤动的时候,他骤然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

    他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的手臂,缓缓掀开衣袖。

    待他看清自己的手臂之后,眸中瞳孔猛地一缩。

    之前他的手臂上居然长出了一片青翠欲滴的叶片。

    没错,就是长出来的,从他的身体中长出来的。

    “这是!”杨正山看着叶片,脑海中如同生出些许明悟,“万物有其数,盈亏自有衡。取草木十分生机,必损自身三分神魂,夺天地千年灵韵,当受雷火百日淬炼。”

    “天道有衡,轮回无爽,我这样夺取草木生机,相当于逆天而行!”

    “生机过盛,草木滋生,只是其一,若是继续下去,恐怖还有神魂雷火之劫!”

    弄清楚这些,杨正山感觉有些失望,他还以为可以靠着夺取草木生机让自己的寿元达到千年万年呢。

    结果居然不行!

    他可以剥夺生灵的生机,但却不能将肆意的占据这些生机。

    他再次感受了一下自己的寿元,发现寿元已经达到了五百年。

    也就说五百是极限?

    不对!

    寿元还能继续提升,只是需要徐徐渐进,顺其自然。

    何为顺其自然?

    即缓慢的吸收生机之力,不断的提升体内的生机,从而获得增加寿元的效果。

    此为修炼所得,而非掠夺所得,无碍天道有衡。

    “也对,若是能够无限掠夺生机,那我岂不是现在就能长生?这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循序渐进才是硬道理,急于求成只会让自己陷入虚妄之中。”

    杨正山警醒,按捺住心中的冲动,转而继续研究起枯荣之道。

    既然生机过剩,那边回馈一二。

    他将多出来的生机灵气扬撒着枯萎的山林之中,霎时枯木逢春,败叶回阳,枯黄之中露出嫩黄的芽儿。

    而他手臂上的叶片也瞬间消散,露出了光滑的皮肤。

    “过犹不及,如此正好!”

    杨正山激荡的心绪平复下来,念及这次闭关的收获,他嘴角微微翘起。

    再次熟悉了一番枯荣之道,杨正山这才返回灵泉山坪。

    书房中,他看着积攒下来文书和信件,不紧不慢的翻看着。

    “怎么突然间就闭关了?”郁青衣端来茶水,问道。

    杨正山呵呵一笑,拉过她的手来,说道:“机缘所至,有所感悟,所以就没有提前跟你说!”

    “这段时间,家里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没有,家里一切都好,大家不是忙着修炼,就是忙着建造长青城!”郁青衣坐在他的怀中,轻声说道。

    “长青城建造的如何了?”

    “基础建筑已经完成了,现在正在迁移人口!”

    长青城建造也有数年之久了,现在已经完成了基础建筑,所谓的基础建筑就是指官衙、学院、演武场、驯兽场、街道等等,这些基础建筑完成,即可建造民居,迁移人口。

    灵源之地的人口已经接近百万,完全可以再建一座新的城池了。

    一座城池不只有城内的居民,还有城外村镇的居民。

    建一座新城就意味要开发一大片区域,最少也是方圆百里的区域,要设立很多村镇。

    灵源之地之所以要建造长青城,不是因为人口太过密集,而是想要开辟一片新的资源生产地。

    目前灵源之地的半径已经超过了一千一百里,而开发出来的区域却依然只是灵泉山坪周围的百里范围。

    整个灵源之地还有大片大片的山林没有人烟,还有大量的福地没有得到开发。

    所以建造一座新的城池是十分有必要的。

    “对了,这是紫薇楼前两天报上来的请求!”郁青衣从众多文书中取出一份来,递给杨正山。

    “什么事?”

    “议事堂有意从外界迁移人口进入灵源之地!”郁青衣道。

    杨正山打开文书扫了一眼,说道:“那就从神木宗迁移一些人口吧!”

    灵源之地的人口增长还是慢了些,这都七八十年了,才涨到百万。

    以这样的速度,想要完成五座城池的格局,估计要花费四五百年才行。

    也是时候再次从外界迁移一些人口了。

    灵秀之海这边不太好操作,倒是万里海域那边无需顾忌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