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动荡之始
    难得有闲心,杨正山陪着郁青衣将园子里的灵草全部照料了一遍。

    得到法力滋养的花花草草绽放出浓郁的生命力,活力十足,生机勃勃。

    “你看这个!”

    郁青衣带着杨正山来到了花园的一个角落,指着一棵青紫色花草。

    这棵花草类似于玉树,叶肉质,呈长卵形,稍内弯,轻微有叶尖,叶色绿色至青紫色,散发着盈盈的光韵。

    “这是琉璃翠,怎么了?”杨正山诧异的问道。

    琉璃翠,二阶下品灵植,具有调和阴阳,固本培元的功效,多用炼制治疗内脏伤势的丹药。

    它算不上珍贵,但却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二阶灵药。

    “你看它的年份!”郁青衣蹲在琉璃翠身旁,小心翼翼的拨开上面的叶片,露出了隐藏在叶片下面的枝干。

    杨正山也蹲下,仔细观察了一番。

    “这是三百多年的琉璃翠?”他惊讶的说道。

    琉璃翠属于多年生肉质灵植,生长速度极为缓慢,百年也就长到两尺多高。

    可是眼前这棵也就两寸高,小小的叶片不过指甲盖大小,却有着三百多年的年份,这就很奇怪了。

    “没错,这是从外面扦插过来的,我插了三十多棵,就这一棵活了!”郁青衣脸上流露着温婉的笑容,似乎对于这棵琉璃翠的成活感到非常的高兴。

    杨正山见她如此,嘴角也不禁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看来你是用了不少心思!”

    “那是自然,为了养活这棵琉璃翠,我几乎每天都会过来照料一番!”郁青衣笑道。

    杨正山抬头看了看整个花园,花园不大,大概也就一亩地的样子,却种植了上百种灵药灵草。

    每一棵都是那么的生机勃勃,活力十足,显然郁青衣在这上面花费了不少心思。

    虽然他也会偶尔过来看看,但他还真不知道郁青衣在这上面花费了这么多心思。

    这些年,他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修炼和炼丹上,似乎对郁青衣有些冷落了。

    “走吧,我们去那边散散步!”

    杨正山想要好好陪陪郁青衣,起身拉着她朝着湖对面的竹林走去。

    夫妻两人漫步在湖畔的青石小路上,看着湖面上清脆的荷叶,艳丽的荷花,感受着温柔的轻风带来的温润气息。

    “你要是在家里待得有些无聊,不如我们出去游历一番?”

    他已经很久没有跟郁青衣四处游玩了。

    上一次同郁青衣出去游玩,还是他刚刚完成筑基的时候,那时候他们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从灵秀之海开始,穿过数千里山林,抵达莲心谷。

    这都是四十年前的事情了。

    “你不忙了?”郁青衣娇俏的鹅蛋脸上带着柔美的笑容。

    “忙忙碌碌数十年,如今也该放松一下了!”杨正山揽着她的腰肢。

    虽然这些年他也不算是忙碌,但总觉得有很多事要做,心思不是用在修炼上,就是用在灵源之地的发展上。

    郁青衣挽住他手臂,脑袋轻轻的靠在他的肩膀上。

    “我想回大安看一看!”

    “看看重山镇,看看天青剑派,看看咱们以前的府邸!”

    她的声音很是轻柔。

    杨正山瞬间明白了她的想法,“好,咱们回去看看,不过你要做好准备!”

    “什么准备?”

    “物是人非的准备!”

    “我知道,我就是想去看看!咱们也不去打扰其他人,就在大安转一圈!”

    “呵呵,择日不如撞日,今日咱们就去!”杨正山笑道。

    说罢,他和郁青衣回到别院跟红云和青霞说了一声,然后两人就从神木岛走出了灵源之地。

    神木岛上的洞天门户已经换成了洞天传送阵。

    华丽的大殿中,传送阵闪过一道光芒,杨正山和郁青衣的身影就出现在传送阵内。

    殿内,四名武者见到传送阵有反应,连忙上前迎上来。

    他们看到杨正山和郁青衣,皆是微微一愣。

    “天梁楼守备军小旗吴淞拜见仙师。”

    吴淞有些莫名的朝着杨正山拜道。

    他没有认出杨正山来,自然也没有认出郁青衣来。

    不过他认识杨正山身上的法衣,青松法衣乃是灵源之地仙修的标配,法衣之上有青松纹饰,虽然每位仙修的法衣略有不同,但青松纹饰都是统一的。

    杨正山微微颔首,随意的问道:“这里就你们四人?”

    “回仙师话,神木宗传送殿由我们小旗十人值守。”吴淞道。

    天梁楼守备军负责灵源之地的治安,同时也负责接引大殿的守护,以及在外传送殿的值守等。

    一个小旗十人,皆是天罡期武者,这若是放在灵秀之海自然不算什么,但放在万里海域,他们就是最顶尖的强者。

    “那你们值守吧,不用管我们!”

    “这,还请仙师表明身份,出示身份令牌!”吴淞有些为难的说道。

    杨正山呵呵一笑,取出了一枚碧玉令牌。

    “你曾祖是吴展吧!”

    “仙师认识我曾祖?”

    吴淞惊异的接过令牌来,尔后将令牌放在了旁边墙壁的卡槽上。

    顿时墙壁之上绽放出璀璨的青绿色光芒。

    他看着光芒大放的墙壁,再次愣住了。

    查验身份的方式有很多种,而灵源之地使用的是以禁制验证身份的方式。

    碧玉令牌就是灵源之地的身份证,在杨继臻对碧玉令牌内的禁制进行重新设定的时候,紫薇楼也对碧玉令牌做出了品级划分。

    即九品十八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也就是曾经的官职品级。

    灵源之地的职位分为太上长老,长老,楼主(城主),副楼主(副城主),堂主,副堂主,六等执事,三等堂众,总计十五个等级。

    多出来的三个品级则是稚童、学童和学徒。

    稚童指的是六岁以下的孩童。

    学童指的是初级学堂的孩童。

    学徒指的是中级学堂的学生。

    十八个品级将灵源之地所有人都囊括在其中。

    灵源之地没有白身,也没有所谓的普通百姓,因为所有人都归属于十二楼,只要成年都是十二楼的堂众。

    如种地的农民,摇光楼灵植堂的堂众,他们也能从灵植堂领取到一份职位俸禄,毕竟他们种的不是普通粮食作物,而是灵米。

    “仙师,这~”吴淞看着光芒大放的墙壁,有些反应不过来。

    杨正山的碧玉令牌自然是最高品的令牌,也就是正一品令牌,但实际上灵源之地并没有太上长老,所以也就没有正一品的令牌。

    杨正山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老夫杨正山,呵呵,你们无需在意,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即可!”

    说罢,他也不管吴淞的震惊和激动,带着郁青衣直接一个瞬移离开了传送殿。

    神木岛,神木宗,万里海域第一宗。

    如今的神木岛早就不是从前的神木岛,岛上居民已经达到了百万,千秋河和万年湖两岸都是繁荣的城镇。

    可惜物是人非,杨正山在这里再也找不到一个熟人。

    虽然神木宗的高层是灵源之地任命的,但这些小辈,他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两人并没有在神木岛停留,而是一个闪身直接离开了神木岛。

    他们先是去了星月岛,相比于神木岛,星月岛的变化倒是不大。

    因为当年杨家迁离星月岛后,星月岛就没落了下来,变成了一座普通的岛屿。

    几十年下来,星月岛上的人口依旧只有十多万,曾经的星月城依旧还是原来的样子。

    杨正山和郁青衣的旅程就从星月岛开始了,他们换上了普通的劲装,装扮成游历的武者,在星月岛逗留了大半个月,这才乘坐上一座商船朝着大安皇朝的方向驶去。

    而如今的大安皇帝乃是杨宗胜,也就是杨继爵的长子。

    杨宗胜是大安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登基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算是杨家最贪恋皇位的一个。

    至于他的治国能力,还算凑合吧。

    大安在他的治理下,也算是国泰民安。

    大安是很难出现昏君的,或者说灵源之地不会让大安出现昏君。

    虽然灵源之地不会插手大安的朝政,但是灵源之地一直都有安排人在大安镇守和监督。

    而且大安的皇帝都是在灵源之地长大的,从六岁开始就要送入灵源之地,直至二十岁之后才会被送回大安,然后进入朝堂观政。

    什么兄弟相残,夺嫡篡位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

    大安的皇位传承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位时间的问题,杨承业、杨勤远都不喜欢做皇帝,所以他们在培养好接班人之后,就毫不犹豫的禅位去了灵源之地。

    杨继爵在位时间比较长,不过在他的修为达到先天境之后,也禅位去了灵源之地。

    如今的杨宗胜大概是比较喜欢做皇帝,做了三十多年还没有做够。

    对此,灵源之地是不会管的,只要他不胡来,灵源之地就不会插手。

    至于太子,太子已经将太孙送来了。

    你愿意干你就干,我不伺候你了。

    就这样,杨宗胜的长子杨庆华在大安待了十多年就跑回灵源之地了,然后将自己那刚满二十岁的长子杨尚元送来了大安。

    灵源之地对大安皇室后代的培养没有问题,但是因为杨庆华是在灵源之地长大的,他与杨宗胜并没有太多的父子之情,所以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很融洽。

    若是换在其他的皇朝,说不得杨庆华会走上谋反篡位的道路。

    可放在大安,谋反篡位根本行不通。

    老子不愿意退位,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因此他就索性断了念想,直接去灵源之地养老去了。

    当然,这些跟杨正山的关系不大,杨正山现在可不会管谁在大安做皇帝。

    他们夫妻两人抵达大安之后,便开始了旧地重游的旅途。

    而就在他们在大安游玩的时候,白云仙城迎来了一场动荡。

    白云仙城东三百里之外的山林中。

    轰隆隆~~

    大地震颤,山林翻涌,无数山石如同离弦的箭矢一般射向天穹,轰然砸在飞在空中的一艘大型飞舟的船底。

    六十多丈长的飞舟霎时浮现出层层叠叠的禁制阵法。

    “孽畜大胆,竟敢袭击我白云道统的飞舟!”

    飞舟之上,一道老迈的身影骤然出现,激起一道白光朝着下方的山林射下。

    轰的一声,山石炸裂,一尊七八丈长的巨兽从山石之下浮现出来。

    还不等那老迈的身影有所反应,恐怖的巨兽猛地张开巨口,吐出无数黑色的石块,冲破了飞舟的防御阵法。

    眨眼间,六十多丈长的飞舟就散落成无数碎片,飞舟之上一众修士在突如其来的袭击中死伤大半,侥幸活下来的也只能四散逃命。

    然而他们最终还是没能逃出生天,四周再次出现了一头头气势凶狠的巨兽,将他们围杀在山野之中。

    战斗只持续了一刻钟,战场就恢复了平静。

    十余头巨兽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满地的飞舟碎片和一片狼藉的山林。

    大概又过了一刻钟,两道身影乘着霞光出现在山林的上空。

    两道身影,一男一女,都身穿白云道统特有的白云道袍,腰间挂着纯白云玉牌。

    这两人乃是白云真君的两位弟子,云碧真人和云川真人。

    两人脸色难看的望着下方狼藉的山林。

    “师姐,这肯定是撼地虎做的!”

    云川真人的脸很白,不是苍白,不是惨白,而是一种白玉般晶莹泽润的颜色。

    他戴着顶白玉珠冠,身上的道袍也纯白如玉。他悬立在空中,道袍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温润如玉的气质溢散开来,又有种让人不敢直视的威严,就像是天上的飞仙,降临人间。

    云碧真人同样是穿着白云道袍,只是她腰间别着一根清脆的笛子,这让她那纯洁到高高在上的气质多了几分人世间的生机。

    她有一双如同寒星的眼眸,望着下方残破的飞舟碎片。

    “撼地虎!”

    “它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里可不是大黎山附近!”

    大黎山位于万华山脉边缘区域,但撼地虎的领地就在大黎山东方千里之外。

    之前白云仙城与撼地虎的争斗仅限于大黎山附近,而现在白云仙城附近居然出现了撼地虎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