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九章研究枯荣之道
    云雨之后,便是晴天。

    夫妻两人再次回到灵果树园中。

    “你快试试!”郁青衣的脸颊上还残存着娇羞的绯红。

    杨正山嘴角噙着笑,找到了一棵三黄李树。

    这里的三黄李树最多,树龄也最大,杨正山索性找了一棵一尺粗的三黄李树,眼波流转,淡淡的道韵扩散。

    他伸手放在粗糙的树皮上,一缕灰色道韵从他的识海中探出,勾连在三黄李树的生机之上。

    霎时,他便感觉到一股精纯的生机之力从三黄李树中灌入自己的体内。

    蓬勃的生机沁人心脾,让他感到舒爽无比。

    不过也仅限于此。

    时间缓缓流逝,舒爽的感觉衰减。

    杨正山再次观察起自己的寿元来。

    二百三十二年三月十八天。

    “似乎比之前增加了一天!”

    “只增加了一天?”

    他皱着眉头再次将目光投放在面前的三黄李树上。

    三黄李树的生机已经被他夺走了一小半,然而这只能给他增加一天的寿元?

    他想了想,又用青色道韵勾连三黄李树。

    三黄李树的生机立即增加了很多,可是杨正山的脸色有些不好看,连忙切断了与三黄李树的联系。

    “靠,这是亏本的买卖!”

    树木也是有寿命的,只不过树木的寿命非常绵长,只要不出意外,树木可以生长数百年,上千年,甚至上万年,具体能生长多久,还要看树木的品种。

    特别是灵树,活几千年都很正常,活上万年都不奇怪。

    但是树木的寿元跟人不一样,人的寿元很难改变,可树木的寿元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

    如眼前这棵三黄李树,杨正山能看出它剩余的寿元有三百年,显然这个寿元数量是错误的。

    因为这只是它现在的寿元,说不定再过上几年,它剩余的寿元会不减反增超过三百年。

    刚刚杨正山从三黄李身上汲取了大概百年的寿元,可是杨正山自己居然只增加了一天的寿元。

    而在使用青色道韵之后,三黄李树增加了百年的寿元,可他却付出了十天的寿元。

    这一进一出,他居然损失了九天的寿元,而三黄李树寿元几乎没有变化。

    杨正山收回道韵,“夺取灵植的寿元是可行的,不过兑换的比例低的可怜!一百年只能换一天!”

    “如果不计后果的话,这里的灵果树也就只能给我增加几年的寿元!”

    他环视周围的灵果树,灵泉山坪上有数百棵灵果树,若是将它们全部的生机夺取过来,那杨正山应该能增加个五六年的寿元。

    “再找动物试一下!”

    随后杨正山又用各种动物,异兽,灵植等等尝试了一下,最终他只能接受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他现在可以夺取其他生物的寿元,但是夺取的代价很大,效率也很低。

    死亡道韵,也就是识海中的灰色道韵,他现在只有十八缕,每一次夺取都要消耗一缕,而道韵的恢复却非常漫长,大概需要三四个月才能恢复一缕。

    至于夺取寿元的效率,目标的品阶越高,他夺取的效率越高,但是一缕道韵最多只能为他夺取一个月的寿元。

    他得到一个月的寿元,而被夺取的目标最少要损失十倍甚至百倍的寿元。

    所以靠这个延长寿命没有问题,延长个几十年还是很轻松的,只需要多花些时间和精力就行。

    但如果想靠此道长生不老,那就别想了。

    “想要长生久视,还是要提升修为!枯荣之道虽然可以帮我获取寿元,但只能为我延寿几十年而已!”

    “不过这也可能是我感悟太浅的原因,如果我的感悟更深,或许我能依靠此道长生不老!”

    杨正山坐在郁青衣对面,轻声说道。

    郁青衣回道:“修为才是根本,神通术法只是作为辅助,若是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神通上,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杨正山微微颔首,这话说的没错。

    修为才是根本,若是他能凝结金丹,那他的寿元就有三千年,而且他的修为提升了,同样也能增加他对枯荣之道的感悟。

    因此目前枯荣之道只能作为他的补充,如果有一天他的修为停滞不前,寿元即将耗尽,那他可以靠枯荣之道继续苟延残喘几十年上百年。

    而现在还不是他为寿元忧虑的时候。

    当然,这只是从他自身寿元的角度考虑的,如果从战斗的角度来考虑,那枯荣之道绝对是恐怖至极的存在。

    死亡道韵代表着生命的消逝与终结,它可以用来掠夺寿元,意味着杨正山可以剥夺其他人的寿元,从生命的本质抽取寿元。

    生机道韵与死亡道韵相对,代表着生命的诞生、成长与繁荣。它的核心在于赋予生命力,能够延长其他生物的寿命,或者修复受损的生命机能,使生命更加旺盛和强大。

    简单点理解,生机道韵是生命延续的源泉。

    这意味着杨正山可以从寿元的层次掌控他人的生死。

    当然,现在他还做不到这一点,他现在做多只能剥夺别人几十年的寿元。

    几十年的寿元也足以让无数修士恐惧万分了。

    在将枯荣神通研究明白之后,杨正山感觉还是蛮高兴的。

    这一门神通虽然现在用处不是很大,但潜力却非常巨大。

    能够感悟到如此恐怖的神通,绝对是老天的眷顾。

    随后杨正山又与郁青衣交流了一下修炼心得,主要是杨正山将自己感悟神通的过程讲述给郁青衣听,希望郁青衣也能感悟到生机之道。

    最后也不知道郁青衣有没有收获,反正郁青衣听他讲完之后也去闭关了。

    杨正山的闭关算是接触了,正在他准备前往丹殿炼一炉妖元丹的时候,青霞找到了他。

    “老爷,这是紫薇楼送来的请柬!”

    青霞将一份请柬递到杨正山面前,杨正山有些诧异的打开扫了一眼。

    “无相宗张先!”

    “最近灵秀之海可有什么变化?”

    青霞回道:“大变化没有,就是大家都在忙着为张先准备贺礼。”

    杨正山微微颔首,神魂境武者不是金身境武者,张先晋升神魂境,灵秀之海的诸多势力自然要送上一份贺礼以表尊重之意。

    他又低头看了看请柬上的内容。

    “武仙大典!”

    张先要开武仙大典,这也不算是意外,灵秀之海有这样的风俗,每一位新晋神魂境武者都会召开武仙大典,就该仙修的筑基大典一样。

    “此事交给紫薇楼处理吧!”他将请柬还给青霞。

    “老爷不亲自去?”青霞疑惑的问道。

    “一群武者开大会,老夫去做什么?”杨正山微微摇头,说道。

    仙修和武者很难凑在一起,不只是因为身份地位,还因为两者无法放在一起交流。

    杨正山以前是武者,可现在他也无法指点金身境武者的修炼,因为他从未亲自体验过金身境武者的修炼过程。

    同理,武者更无法指点仙修。

    道不同不相为谋,仙道和武道或许有很多共通之处,但两者之间的分歧也是很大的,很难相互借鉴,相互交流。

    若是仙修的聚会,他不介意去瞧瞧,说不定还可以跟其他同道交流一下修炼心得。

    可武者的聚会,他还是不要浪费那个时间了。

    “那该让谁去?老爷可有人选?”青霞问道。

    这些问题不是她想问的,而是紫薇楼那边想问的。

    涉及到神魂境武者,紫薇楼自然会重视,这种事除了杨正山亲自做主外,其他人很难做主。

    杨正山琢磨了一下,“让明诚和丁秋去一趟吧!”

    毕竟是神魂境武者,他可以不在意,但杨家不能不重视。

    杨明诚是杨家长子,而且也是金身境武者,完全可以代表杨家。

    “是!”

    青霞应了一声,便离开了。

    杨正山则一个闪身来到了火焰山的丹殿。

    丹殿之内,张赫宣和杨宗元正在炼丹。

    “师父!”

    “老祖宗!”

    两人见杨正山来了,连忙起身行礼。

    杨正山微微颔首,灵识扫过丹炉,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张赫宣咧嘴笑道:“徒儿最近炼丹术大有长进,所以就回来尝试炼制聚灵丹。”

    他这些年一直都在青璃仙城,不过也会偶尔回灵源之地,或是向杨正山请教,或是来丹殿使用八卦炉炼制丹药验证自己的炼丹水平。

    之所以要用八卦炉验证,是因为八卦炉有金乌控火,可以让他在其他方面全力以赴,不需要考虑控火的问题,如此可以提升他对其他方面的理解。

    杨正山上前看着丹炉内的药性变化,轻轻的摇了摇头,“药性控制还是差点火候,这炉聚灵丹失败了!”

    聚灵丹是二阶丹药,虽然属于比较容易炼制的二阶丹药,但其炼制难度也不是一阶丹药可比的。

    张赫宣的炼丹术是有些长进,但距离二阶炼丹师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徒儿也感觉出来了。”张赫宣说道。

    杨正山转而看向他,“炼丹术不着急,你的修为进入炼气九层也有几年了,是时候为筑基做准备了!”

    修为才是根本,其他的都要排在修为的后面。

    他这个七个弟子的修炼进度都是循序渐进,差不多都能在五十岁左右达到炼气九层大圆满。

    杨继臻、马秋燕和崔阳已经筑基成功,宁云也已经为筑基做准备了,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她就会尝试筑基。

    张赫宣如今也有四十五岁了,三年前修为就达到了炼气九层,接下来再打磨几年,也就可以筑基了。

    “徒儿明白。”张赫宣高兴的应道。

    就在这时,丹炉内响起了一声沉闷的响声,显然是聚气丹炼制失败了。

    “清理一下丹炉,为师要炼制妖元丹!”

    杨正山吩咐了一句,张赫宣和杨宗元立即忙碌起来。

    一个负责清理丹炉,一个负责准备药材,不过半个时辰,一切就准备好了。

    ……

    数日之后。

    杨明诚和丁秋一起来到了无相宗。

    无相宗的山门不像玄清宗那般雄伟缥缈,也不像幻月宗那边安宁祥和,无相宗更像是一个巨大的寺院。

    宗门内有佛塔数十座,有庙宇十余座,还有殿堂,楼阁,水榭等建筑。

    无相宗有佛塔,有庙宇,供奉佛祖菩萨,但无相宗并不是一个佛教宗门,佛教信仰仅限于戒律堂中。

    之所以会如此,源于天剑真君建立无相宗时任命的第一位宗主是位佛教修士。

    天剑真君需要的是武道宗门,但宗主却是佛教修士,所以这位佛教修士没有将无相宗变成佛教宗门,只是将佛教传承留在了无相宗的戒律堂。

    今日的无相宗格外的热闹,不只是灵秀之海的宗门和世家派人来了,就连周围各方势力也派人来参加张先的武仙大典。

    杨明诚和丁秋被无相宗的一位弟子领到了一座宫殿前的广场上。

    广场中摆满了一张张案桌,案桌上摆着瓜果和茶水。

    杨明诚和丁秋的位置还算靠前,没有排在后面。

    而且他们的左侧不是别人,正是陆浮生。

    “晚辈杨明诚拜见陆伯父!”杨明诚见到陆浮生,连忙上前见礼。

    杨家和陆家交好多年,虽然这些年杨正山很少在灵秀之海露面,但杨家和陆家的合作却有不少。

    杨明诚一眼就认出了陆浮生,他看到陆浮生还感觉特别的亲切。

    因为陆浮生的外形跟以前的杨正山很是相似,身姿挺拔,气势威武,美髯飘逸,如果只是在匆忙中扫一眼,甚至会误以为陆浮生就是以前的杨正山。

    不过陆浮生并不认识杨明诚,杨明诚这个杨家长子几乎从未在灵秀之海露过面,这还是他第一次在灵秀之海的公开场合露面。

    “你是?”陆浮生疑惑的看着他。

    “晚辈杨明诚,家父杨正山!”杨明诚坦然的说道。

    陆浮生神色一正,“原来是杨家大爷!”

    “伯父莫要折煞晚辈,唤我明诚即可。”杨明诚露出了标志性的憨笑。

    杨家有四位爷在灵秀之海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大家都对杨家的这四位爷非常陌生,因为他们都很少在灵秀之海露面。

    所以大家只知道杨家有四位爷,但很少有人真正认识这四位爷。

    陆浮生也只见过杨明志。

    “哈哈,难得见到贤侄!”陆浮生笑道。

    今时不同往日,当年杨家只是不起眼的灵溪杨家,而现在杨家已是灵秀杨家,关键是灵秀杨家也只是个名头而已,杨家早就走出了灵秀之海,不但涉足青璃仙城,还进入白云仙城。

    而杨家展现出来的实力也让人不敢小觑。

    现在的杨家已经是灵秀十二家中最强的一家。

    这是公认的事实,就连三大宗都承认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