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口技奇才
    古代的葬礼当中,经常会出现比较离奇的事情。

    宁王的葬礼,李琩全程都在,一点奇怪的地方都没有,结果丧礼过后,有人开始传,说什么宁王停灵的某一天,有仙鹤落在了宁王宅的屋顶。

    这不是扯呢吗?我就在场,我怎么不知道。

    牛仙客过世的时候,有人说他的宅子有一天晚上,有一只巨大的飞鸟从上空经过,一双翅膀能有七尺长,这个李琩就不知道了,毕竟他又不给牛仙客守灵。

    不过他在听说之后,曾经询问过牛仙客的儿子牛薏苡,牛薏苡当时非常严肃的告诉李琩,确实有这回事,他亲眼所见。

    这个嘛,李琩凑活着还能信,也许是只比较大的猫头鹰或者是金雕,毕竟基哥的鹰坊就养了不少大型猛禽。

    但有一种,李琩是绝对不信,而且这种情况出现在很多葬礼上面,也是葬礼当中最常见的离奇诡异事件。

    那就是死者附身。

    李琩没有见过,但是听说过不少,一般是死者附身在某一家族成员身上,然后那位家庭成员会以死者的声音以及生前的行为习惯开始说话或者做某一类事情。

    有的是破口大骂,指责这个指责那个,有的会去家里的某一个隐秘角落,取出一样别人不知道而且相当重要的东西,有些会吩咐一些后事,比如说我走了,你们要好好听谁的话,怎么怎么地

    反正这类附身,各种传说都有。

    李琩是唯物主义者,他宁愿相信是那个被“附身”的家庭成员利用附身,来达到某种目的,也不相信世上会有这种事情。

    但是今天,李琩要见到了,而且非常震惊,当场就傻眼了。

    嗣吴王李祗只是取保候审,还没有给他定罪,也没有被审问,除了不可以离开长安,人身自由还是有的。

    他今天也来吊唁了,跟他的哥哥信安王李祎,以及几个堂兄弟一起来的。

    他们这辈,比李琩这些人要高出一辈,与薛王妃是平辈,平辈是不戴孝的,但你不能穿的太鲜艳,衣服的颜色要素气一些。

    吊唁过后,自然要寒暄一阵,他们做为薛王的兄弟,肯定是要多呆一会的,你不能来了就走,显得不重亲情。

    李祗见到李琩,也是很亲切的跟李琩打招呼,还闲聊了几句,只字不提他的田产正在被宗正寺调查的事情。

    就好像他跟李琩之间没有任何矛盾。

    但是在晚饭过后,李祗来到灵堂燃香的时候,出问题了。

    他忽然晕倒在地,将周围的人吓得不轻,被搀扶起来之后,直翻白眼,嗣岐王李珍又是掐人中又是喊医师,这一突发状况,将身处前堂的李琩等人也给惊来了。

    只见李祎被平放在地上,四肢不停颤抖,口吐白沫,有经验的老人立即就指出来了,这恐怕是被附身了。

    “这是中邪了,”李适之赶忙道:

    “让太常寺的巫祝速来。”

    一群人顿时手忙脚乱。

    突然间,李祗两眼一翻,猛地坐起身子,目光冷冷的在周围的人群身上打量着,脸上的表情非常诡异,很别扭,不像是正常人该有的神情。

    李琩心里呵呵一笑,好家伙,终于赶上这类事情了,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演。

    “我是被人害死的”

    李祗的口中突然发出了一道女人的声音,随后眼神阴冷的看向薛王宅四王。

    别说太子他们了,李琩都懵逼了,这特么怎么回事

    李琩自然了解薛王妃的声音,而眼下李祗口中所语,虽然带着一丝凄厉,但确实与薛王妃的声音极为相似。

    这尼玛你要是模仿男人,还能说你口技了得,这特么女人都能模仿吗?

    在场的女眷当中,只要是带着子女的,几乎都在第一时间拉着子女就往外走,避免他们看到这种不干净的东西。

    郭淑也一样,她在听到李祗说话之后,扭头便带着儿子出去了。

    刹那间,灵堂内只剩下了男丁以及薛王宅的女眷。

    “阿娘是被人害死的”李祗朝着“她”那四个孩子缓缓说了一句,随后,两行眼泪便流出来了。

    李珍他们对视一眼,纷纷跪在地上,朝着他们的“母亲”磕头痛哭。

    李适之下意识的看向李林甫,此刻的李林甫也是眉头紧皱,很显然,他也被震撼到了,虽然心里怀疑李祗是装的,但是也装的太像了吧?

    只见他上前一步,道:“王妃,没有人害您,也没人敢害您,走吧,别难为孩子们了。”

    他是不能去揭穿的,也不能去试探,虽然他不信,有的是人信,况且,他也稍微有点信了。

    这时候,李祗突然抬起手臂,指向李林甫。

    李林甫懵逼了,后退几步,怎么着?你难道要说是我害死你的?

    “李林甫!”李祗道。

    李林甫转头看向身边几人,随后又看向李祗,弯腰道:

    “哥奴在。”

    “查清楚了,是谁害死的我那个人姓李,生辰八字里面,带着三个酉”

    李林甫心里咯噔一下,狗日的,你是想被鞭尸是吧?

    这时候,已经有僧道术士进来,李林甫赶忙拉来一名术士,小声交代一番后,后者点了点头,手里拎着一根针,上前就扎在了李祗的眉心当中,口中还说道:

    “走了走了,快快上路”

    随着银针扎入眉心,李祗两眼一翻,身体开始猛烈的抽搐起来,一股腥臭味传来,他下面已经失禁了。

    “抬走抬走,抬回去,”信安王李祎赶忙喊来家仆,将弟弟抬出了灵堂。

    礼官紧接着,又叫来道士,在薛王妃的灵位前焚烧了几张符箓,又点了几柱高香,随后朝众人道:

    “好了好了,人已经走了。”

    今天在场的人当中,知道李隆基生辰八字的,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似乎也就李林甫一个人知道,太子及一众亲王们,都不知道。

    生辰八字在古代,是不会轻易示人的,李林甫之所以知道,那是武惠妃当年悄悄告诉他的,为的是让李林甫帮忙找人测算一下李琩李琦和基哥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相合的话继承储君的可能性就大。

    你要是父子相克,费多大劲扶持都是白搭,因为皇子们不知道基哥的八字,但是基哥可知道儿子们的。

    他早就算过,所以他平常待见哪几个儿子,就说明那几个八字跟他相合,看哪个不爽,那绝对是八字不对劲。

    武惠妃是不能给皇帝算八字的,这是禁忌,所以她只能偷摸摸拜托给李林甫,李林甫当时要靠武惠妃扶持,自然也是要冒些风险的,所以他还真找人给算了,父子三个八字相合。

    而圣人的八字当中,有三个酉,准确来说,是年柱、月柱、日柱都一样,是乙酉、乙酉、乙酉,这是很少见的。

    刚才李林甫让人扎针,之所以没有一个人阻拦,包括薛王宅四兄弟,就是因为这个酉字,酉鸡嘛,圣人属鸡。

    当然了,李唐宗室那么多人,属鸡的肯定不少,但是大家都知道圣人属鸡,那么你刚才的那番话,就有影射之嫌,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尤其在场很多知情人,心里清楚薛王妃之死确实有问题。

    薛王妃那是李隆业的妻子,李隆业那是李隆基的亲弟弟,自然是知道基哥的八字。

    所以在场的人当中,很多人都在猜测,刚才“薛王妃”口中的三个酉,是不是说的就是圣人?

    “没有谁谋害王妃,也就没有必要查了,”李适之开口道:

    “兴许是王妃过世之前,受到某种惊吓。”

    这类事件放在平时,你是必须要查的,因为这是死者遗愿,也是她不能瞑目的根源,必须办妥,才能入土为安,福荫子孙。

    但是今天,薛王四兄弟也赞成李适之的说法,这个“遗愿”不能查啊,因为他们知道,老妈确实是被圣人逼死的,怎么查,你去查圣人的八字?

    找死也没有这么个找法的。

    大家渐渐平复情绪,开始在私底下小声的议论着。

    李林甫将李琩叫至一边,小声道:

    “本以为是嗣吴王金蝉脱壳之计,如今看来,并不是。”

    一句话,李琩基本确定,李林甫是知道他爹八字的,而且相信李祗确实是被附身了,因为李祗不可能知道基哥的八字,

    于是他道:

    “刚才已经有内侍入宫禀报了,圣人很快就会知道,不管是不是李祗的脱身之计,但是这一次,他恐怕是要全身而退了,如果不出预料,不久就能听到他疯了的消息。”

    李林甫点了点:“不管是不是装疯,我们都只能是认了。”

    因为往往能被附身的人,都是阳气弱的,也就是身体本身就不行,而且被附身之后,往往会留下后遗症,所以李林甫也认为,李祗就算疯了,也未必是装的。

    不过这样一来,李祗确实就能逃过宗正寺和大理寺的审查了。

    人都疯了,怎么审?审出来的也不作数啊。

    不管给谁定罪,证据面前,你也得让他承认才行,人家疯了,怎么承认?

    李琩脑子里一直在回忆着刚才的那一幕,他始终不相信李祗是被附身的,但是他又是怎么能将薛王妃的声音模仿的如此惟妙惟肖呢?

    这老小子,莫非就是传说当中万中无一的口技奇才?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曾在书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人类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总能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明朝的官员在这个矛盾上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特点,他们想出了一个很绝的方法——装疯。

    在洪武年间的朝廷里,好好的一个人突然间得了精神病是常见的,具体表现为痴呆、神情木然、披头散发、见到人就叫爹,拿着菜刀四处和人打招呼等,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当然只有一个——多活两年。

    话说回来,这招也是不错的,而且当时也没有精神鉴定这一招,只要你能下血本,多恶心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就一定能够成功。

    除了这一段,还包括唐伯虎装疯拒绝为宁王所用的故事。

    其实在李琩看来,装疯不但能保住自己,其实还能保住子孙。

    因为装疯很痛苦,开了这个头,就没有回头路,直到死之前,你都得疯疯癫癫,维持这么久的疯狂状态,很难的。

    你是痛苦了,但是你的子孙会因此而受益,你要保护的人以及要保守的秘密,也将得以延续。

    第二天,吴王宅传来消息,李祗疯了,砍死了一个小妾,砸了自家的佛堂,钻进茅房去吃屎

    总之,他装疯的手段与当年明月书里面形容的,基本相似。

    而就在当天下午,宫里给李林甫来了旨意,停止调查李祗,案子就此搁置。

    那么李祗无论兼并了多少田产,如今圣人也不打算追究了,不但保住了自己的,家产也都给子孙保住了,最牛逼的一点就在于,他成功跳出了少阳院与隋王宅的政治斗争。

    得知这一消息的薛王宅,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想去吴王宅看一看,他到底疯成了什么样子,但是呢,大家穿着孝服,不方便,那么不穿孝服的,自然就方便了。

    于是李祗那一辈的人,在背后一些人的指使下,纷纷去往吴王宅探视情况。

    而李琩基本确定,李祗就是装的。

    薛王宅后院的一间屋子里,李琩与李琦临时在这里休息,隔壁就是郭淑和李佶,盛王妃没有来,因为有身孕。

    “阿兄为什么认定,他一定就是装的呢?薛王妃的声音可做不得假啊,你是听到的,”

    李琦非常不解,为什么他哥咬死了李祗昨晚是假装做戏,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呢,明明就是薛王妃附身,而被附身之后必然阳气大损,疯掉也是很正常的。

    李琩躺在床上,侧过身子小声道:

    “李祗跟我作对,本来就是受人指使,他与信安王,其实都不想掺和皇储的事情,信安王这个年纪,只求平平安安,绝不想参与任何纷争,碍于情面,又必须摆出支持太子的态度,但也仅此而已,实质性的纷争几乎没有参与,但是李祗没有他兄长这份通透,被少阳院给利用了,如今兼并田亩的事情被捅出来,李林甫一手主办,定罪的可能性极大,他不想成为牺牲品,那么私底下,肯定一直在思考金蝉脱壳之计,这次算是被他给找到机会了。”

    李琦忍不住摆手笑道:

    “不至于不至于,你的推断我是赞成的,信安王当年被大伯敲打之后,便不再参与任何党争,杜绝人事,闭门不出,要不然牛仙客也不会跟他翻脸,李祗想要脱身,我觉得他应该有这个想法,但昨晚的事情假不了,薛王妃的声音我不会认错的。”

    你跟古人批判迷信,首先就是非常可笑的事情,李琩想要改变李琦对这事的看法,不可能的,况且昨晚那场表演,确实称得上演技大成之作,要不然他当时也不会傻眼。

    但是事后想想,后世他在电视上,实在是见到过太多的牛逼人了,别说模仿人声,各种动物的声音都模仿的惟妙惟肖。

    口技艺人,在大唐也有,李琩兄弟都见过,很多人也都见过,但大家为什么会对李祗深信不疑呢?

    因为贵族当中没有擅口技者,那是下贱的人才会的玩意。

    你说嗣吴王擅口技,所有人都不会信。

    弟弟这么执拗,李琩也就不再解释了,怎么解释都是多余呢,恐怕基哥都信了,只要他的生辰八字真的有三个酉,基哥必信,必然会认为是薛王妃借着李祗的身体,在埋怨她。

    只要信,就一定会赦免李祗,这叫天罚了,朕就不罚了。

    李琩此刻才终于反应过来,为什么史书上那么多装疯卖傻的例子,当事人都成功了,也正因为都成功了,所以有些人在被逼到某个份上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想到这些成功案例,于是这样的案例在历史上层出不穷。

    这时候,咸宜在门外敲门道:

    “高将军来了,带着圣旨来的,你们出来吧。”

    李琩兄弟对视一眼,纷纷起身。

    前院,高力士手捧圣旨,在他的面前,宗室成员已经跪了一地,因为高力士手中的圣旨,是竹简。

    圣旨分为几种:制、诏、诰、敕、旨、册、谕、令、檄。

    其中只有一个是用竹简的,那就是册,临轩册命,则读册,有册封册命的意思。

    那么这种旨意,就得跪地迎接了,虽然是给薛王妃的,但是只要在场见到册书的,一般都会跟着跪下。

    嗣薛王李琄见到人都来齐之后,在高力士耳边低语几句,随后便又跪下。

    高力士这才缓缓念诵道:

    “王者建邦,设内辅之职,圣人作则,崇阴教之道,式清四海,以正二仪,薛王妃韦氏,冠荩盛门,幽闲令德,艺兼图史,训备公宫,今册正位,册封惠宣太子妃,特赐东园秘器,赗襚吊祭,有优恒典”

    得,这下子,脑袋好使的人都猜到,基哥有三个酉了。

    这明显是一封安抚人的册书,主要不在于册封太子妃,因为人家李隆业死后,被追封为惠宣太子,那么媳妇封为惠宣太子妃,不是很正常吗,关键就在于那堆赏赐。

    高力士的屁股后面,就是从兴庆宫送来的辒车、班剑仪仗队八十人,这是顶格待遇了,都跟宁王一个级别了。

    说明什么?说明圣人不希望薛王妃在下面怨恨他啊。

    看破不说破,圣人有三个酉的事情,得烂在肚子里啊。

    谢恩之后,高力士将竹简交给李琄,留下圣人恩赐的贡品,便起身离开了。

    他前脚刚走,李林甫等人便从吴王宅回来了,而且又带回来一个令人咋舌的消息。

    信安王见到弟弟变成那副模样,触目恸心之下,跌倒了,摔到了屁股,被人给抬回去了。

    要知道,李祎今年八十一了,这个岁数,最怕的就是摔倒,因为你的骨头是脆的,摔倒之后很容易骨折,而年纪太大,身体修复能力几乎快没有了,很容易造成极大的创伤。

    这下子,太子的脸色终于变了。

    李祗疯了不要紧,信安王不能有事啊,因为那是他名义上,最大的支持者,比王忠嗣还大的太子太师。

    “速请贺监去探视,再去一趟太医署,请他们去给信安王医治,”李亨着急叫来李泌吩咐道。

    但是李泌很明显有些犹豫,似乎没有听到太子的话一样,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愣着干什么?快去啊,”李亨大急催促道。

    李泌内心一叹,揖手之后匆匆去了。

    他猜到了,信安王也许是借着弟弟李祗疯了的事情,在找退路,人家这是要置身事外了。

    是的,信安王八十一了,这个岁数的人最怕的就是跌倒,所以信安王的身边,一直都有家仆在搀扶着,走哪带哪。

    明知有危险,难道你会选择不去规避危险吗?

    哪个贵族上了岁数,出行不是奴婢簇拥伺候?有些上下台阶都得人抬,信安王跌倒的时候,他的奴仆在哪里?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他跌倒呢?

    那么就很好猜了,李祎故意的。

    李琩的想法与李泌完全一致,因为信安王这个人比较特殊,曾经风光无限,却在声名最盛之时选择和光同尘,这样的人,你指望他在八十一的时候参与储君之争,简直是开玩笑。

    牛仙客当年逼成他那个样子,他都没有参与党争,现在参与储君之争,可能吗?

    “左相亲眼目睹?”庆王李琮在角落里小声询问李适之。

    李适之叹息道:“就在我眼前跌倒的,他那几个奴婢也是废物,都没有反应过来。”

    “会不会是装的?”李琮倒也实诚,直接问出来了。

    李适之皱眉道:“反正换成我是那个年纪,我绝对不敢冒这个风险,八十了,小磕小碰都是会要命的,怎么装?”

    “倒也是”李琮点了点头,不再多问,转身走开。

    他也想确定一下,李祎是不是报废了,这对他们兄弟四个,也是好事,毕竟这个老头子当年扶持的人太多了,威望太高。

    威望这玩意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就是摆在那,你不忌惮都不行。

    这下好了,太子瘸了一条腿,好事啊,李琮内心窃喜的与兄弟们谈论去了,如果另外一条腿萧嵩也废了,这可真是大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