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行业指导意见
    眼见张秦川好像没有动心,对自己的项目丝毫不感兴趣的样子,余光扫了一眼旁边自己的对象,吴惊脸上有些挂不住了。

    这是他这段时间在家想了很久才想出来的项目。

    没钱怎么了?

    就是因为没钱他才想搞钱的,没钱可以拉投资嘛!

    他都在徐争那边打听好了,张秦川这边有资金渠道,张导这种圈内大佬,想必也不会坑他。

    他以前是个演员,还是咖位不算高的演员,没拍过戏怎么办?

    这不还有张导嘛?

    只要钱到位了,张导的东方厂可以提供一条龙服务,从电影拍摄、到后期制作,再到最后的电影发行、宣发、上映等一系列问题都能解决。

    只要说服了面前这位爷,只要他干好这个项目,只要忙这一两年,剩下的就等着收钱,从此跨越阶级,从一个中下层演员,跨越到导演和半资本阶级!

    怀抱美人,到时候名利双收,结个婚,生个娃,就能再现祖宗辉煌了!

    但眼下这一切的前提是,说服张导!

    再好的项目,要是说服不了他,去到其他地方,吴惊毫无信心进行下去这个项目。

    他不是没想过找外面的资本拉投资,就连香江那边,他也有些关系。

    但七零八碎组起来的剧组,对他这个新人导演菜鸡来说,到时候拿着钱该怎么玩?

    面对剧组那群老油子,可能他辛辛苦苦拉来的投资,千辛万苦拍完戏,最后等电影上映后,他赔的裤衩子都没了,真正赚钱的反而是剧组那些人!

    这种替别人做嫁衣的举动,吴惊不想干。

    他就想一步到位,哪怕让出去一点利益,只要傍上了张导这条大腿,忍个一两年,渡过新手期,剩下的就是海阔凭鱼跃了

    想到这儿,吴惊左手握拳放在嘴前咳嗽两声,吸引张秦川的注意力,脸上堆起笑容道:“张导我在剧组待了这么久,我最是推崇您的方法派了,您也知道,我没系统性的学过表演,更没学过导演,但我看过您的访谈节目,您就是我的偶像啊,就像您说的那样,不会,我还可以学,我还可以去体验,我慢慢来,不急,一步步的,稳稳当当的。”

    双手搓了搓膝盖,吴惊一脸真诚道:“我准备到时候联系部队,去部队里训练一段时间,先体验一下,全程按照真实的服役生涯来做,先做一年训练,然后到时候把主要演员都拉去训练。”

    右手大拇指指了指自己,吴惊一脸傲然道:“别人拍这种片子的时候怎么做的我不知道,但张导您给了我启发,我到时候训练一年,枪械、武器,我都练练,您说,这样是不是对项目有了保证?!”

    “别人没干过的,我去干!”

    “别人做不到的,我去做!”

    谢南看着坐在她身边的吴惊,突然热血了起来,眼中异彩连连。

    她是去年去东北剧组采访的时候,才跟吴惊认识的,当时俩人第一眼就互有好感。

    只不过,谢南对吴惊的好感,只局限于对一个演员的欣赏这个层次。

    当时的《长津湖》剧组,受限于张秦川的‘命令’,所有演员为了体现出那个年代志愿军战士的真实精神面貌,都是一天只能吃一顿饭。

    一群天天拍戏的演员,当时谢南第一次到剧组的时候,猛一看到这群人,一个个都是一脸菜色的,她被吓了一跳。

    后来了解后,才知道这里面的原委。

    不管张秦川这个总导演是怎么安排的,反正谢南接触不到张秦川,但这群演员给她的感觉,起码相当敬业了。

    她经常做采访,什么样的演员没见过?

    张沫那样的导二代,吃着老爹的红利,混在东方厂。

    杨密那样的‘权’二代,跟在大佬身后狐假虎威,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的。

    而吴惊呢?

    人家好歹也是去港圈演过电影的,多少有些名气,拍一部戏居然这么拼,这可比大部分成名后就飘了的明星好多了!

    后来接触几次,吴惊这种长时间待在剧组,看见老母猪都能眼泛绿光的存在,看着光鲜亮丽的谢南怎能不动心?

    俩人就这么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了,一直到电影拍完,然后电影上映,最后到吴惊想搞大钱,谢南给他出主意,最后俩人来到东方厂。

    看着自己男朋友这么有志向,谢南也与有荣焉,刚一扭头,看到坐在她俩对面的张秦川,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谢南刚刚升起来的自豪之气,突然消散很多。

    这么有志气的对象,最后不还得来到这位大佬面前极尽讨好?

    香江、王精的豪宅内。

    临近过年,已经许久不回来的王精,也抽出时间回了一趟香江。

    这几年,王精事业重心慢慢都转移到内地了,他在燕京和长安都有房子,平时待得最多的,还是在燕京。

    毕竟,他导演的关系不是挂靠在东方厂的,在拍戏这方面,张秦川给了他相当大的自由权,有事的时候,他就回长安,平时工作就在燕京,而香江这边,除非有事,一般情况下,他已经不怎么回来了。

    今年,王精准备在香江过年,宅子里到处挂着喜庆的贴纸、中国结等充满过节气息的装饰物。

    一大早,一身红色唐装上衣的王精,打扮的非常喜庆,听到管家的传话,王精刚从楼上下来,站在扶梯上,就看到得华亲自拎着一个小礼盒已经走进大门了。

    “华弟,今年怎么这么早来看我啊?”

    看到得华,王精显得很高兴,昨天这位就给他打电话预约过了,说是今天要上门拜访。

    “哈哈,精哥,新年好啊,给你拜个早年。”

    得华小跑两步,把没递给管家的礼物,亲自递到王精手里。

    “什么东西啊?来就来了还给我带礼物?”

    王精客气的稍微推辞了一句,单手拎着礼物,带得华上楼往书房走

    当着得华的面,王精拆开礼物,只见里面是一套青铜的酒具,也就是青铜爵。

    看到这玩意儿,王精眉头一挑。

    在长安待得时间久了,再加上以前被张秦川坑过,他对这些古董,还是有点心得的,一看到得华送给他的这些东西,王精暗暗估算一下,放到内地,起码得三年或者五年起步了。

    单手举着杯子打量了一圈,好在上面没字,王精暗暗松了口气,对这件礼物有了大致的估算。

    得华给他这个东西,就不说有没有别的用意,就这个价值,对方今天过来找他的目的就不简单!

    一个人拿价值多少钱的礼物去拜访别人,光估算一下礼物价值,就能看出对方想办多大的事儿

    王精把手里的青铜爵放回盒子内,微微叹了口气,抬头看着得华道:“华弟啊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这个”

    指着盒子里的东西,王精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得华一笑,脸上的皱纹就起来了,他今天是来见王精的,也没有特意化妆,如今的形象会比荧幕上的他,稍微有些显老。

    “精哥没别的意思,这次过来,就是有些问题想请你给指点指点。”

    “哦?”

    只问问题?

    王精下巴微微一抬,示意得华先说。

    有些事,要是办不到,这礼物他可不敢收

    “咳”

    得华从外罩内口袋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打开信封,里面装着一份文件。

    展开文件看了眼,把文件递给王精道:“精哥论关系,您跟张导走的近,这不是前几天我才接到的文件,我有点没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您给指点指点。”

    香江这边的明星,如今很多都在内地混。

    要说他们这些人,谁在内地混的最好,这有点说不准。

    但如果说谁在内地混的最稳,吃的最开。

    那就非王精莫属了。

    虽然有些人暗地里说他是张秦川的走狗,但有些人想给人家张导当走狗,人家还瞧不上你呢。

    要不然为啥这么多香江的明星导演去内地混,就人家王导靠上东方厂了呢?

    真碰上啥事,有时候找关系,未必会比找王导好办。

    如今,得华遇到难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王精

    王精顺手从旁边拿过眼镜盒,他平时不戴眼镜,但看东西的时候还得戴上。

    抖了抖手上的文件,一眼就看到标题。

    电影协会2013年一号指导文件。

    关于影视圈演员片酬和剧组资金分配比例的指导意见。

    看到这行字,王精心里就明白得华想问啥了,也明白他为啥一听到自己回来,就火急火燎的过来给自己拜早年了。

    原来是为了这个?!

    从王精拿起文件开始,得华一直仔细打量着王精的脸色,从凝重到放松,他心里也跟着松了口气。

    张秦川当上电影协会的会长,这事儿他知道,那天他还在现场见证了。

    当时他就觉得这位当上会长,肯定会对整个行业有点动作,只不过第一刀先砍到哪,他没猜出来。

    但这些都不重要,普通圈内底层的人,对于张秦川当上这个会长,感知也不太深。

    随着得华前段时间回到香江这边,没想到他那个小公司居然也收到内地电影协会发来的文件,就是他今天带来的这份。

    以前

    要说内地什么规矩,他得华知道的不多,后来挨了一巴掌,他算是对这些东西上心了,这几年他自认也没啥违规的地方,一直勤勤恳恳的拍片,赚钱,还做了几个公益活动。

    但随着这份文件下发,得华突然感觉天塌了!

    文件里的内容很简单,就跟标题名一样,这是一副指导内地所有剧组包括但不限于电影、电视剧资金分配比例的指导意见。

    什么叫指导意见?

    这就是各行各业行业协会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对整个行业好的可行办法,然后下发给协会下属单位和体量大一点的个人单位的意见。

    表面上看,这是指导意见而不是行政命令,属于可听可不听的东西。

    以前电影协会也下发过这种东西。

    但如今电影协会换会长了!

    以前的会长会怎么做,得华不知道,但现在这个会长的为人,他算是相当了解的,对于他来说,这个什么指导意见,谁要是敢拿这玩意儿当儿戏,最后肯定死的很惨!

    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再看这份指导意见,得华就感觉心惊肉跳了。

    指导意见里规定,以后剧组的所有演员片酬,加起来不能超过总预算的20%,如果违规

    没有说后果,人家这份文件,表面上就是指导意见,指导了,你不听那就走着瞧!

    得华最在意的就是这个总数的20%!

    众所周知,以他现在的名气,片酬可不低。

    就像当年拍《十面埋伏》的时候,当时他配合剧组,对外报价片酬是一千万美元,约合当时的华元大概七千多万。

    当然了,这个片酬有一定的水分,真实落到他手里的,连一半都不到。

    而这几年,随着内地观众对他的视觉疲劳,证明他扛不起票房后,他的片酬也有所掉价,就拿《投名状》来说,当时他的片酬是一千六百万。

    按照得华现在对外的报价,一般的小剧组如果找他,他这边的经纪人,对外起步就报两千万,如果对方有关系,或者剧本好,他这边可以酌情打点折扣。

    以他这个两千万的片酬为例,以前内地的规矩是演员的片酬,最高不能超过项目总预算的40%左右,但现在随着这份指导意见下发,项目的演员片酬占比直接砍了一半,从以前的40%直接腰斩到如今的不超过20%。

    这对他有什么影响?

    如果以后有剧组想找他拍戏,得华要是还按照现在的片酬报价,就他这个两千万的片酬,就能把剧组的所有配额占满了!

    而一部电影,或者说一部影视剧,不可能只有一个演员,还得有其他的配角、群演等等。

    那,如果按照这份指导意见来,人家剧组如果想要请他来拍戏,以他这个两千万的片酬来说,为了保证剧组的正常运转,就只能被动的追加投资。

    比如,为了保证演员片酬的比例不超过总预算的20%,那本来一个亿的项目,就算留出一千五百万的预留,所有演员片酬加起来达到3500万,那整个项目的预算就直奔两个亿去了!